“每20个80后就有1人去世”?专家提醒!

2025-02-21 10:42来源: 经视直播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日,一组关于80后死亡率的数据

  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

  一些微信公众号发文

  “截至2024年末,

  80后死亡率突破5.2%,

  相当于每20个80后中

  就有1人已经去世。”

  “80后的死亡率已经超过70后。”

  一些文章号称

  这些骇人听闻的数据是来自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所谓“权威数据”

  事实真是如此吗?

“每20个80后就有1人去世”?专家提醒!

  这就是日前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的表格,表格内容显示“80后累计死亡率为5.20%”。

“每20个80后就有1人去世”?专家提醒!

  据央视新闻报道,记者梳理发现,网络上有不少引用这一数据的关于80后死亡率的文章,还有不少自媒体文章在不断渲染,比如:“80后5.2%的死亡率,开启了黄金一代的黯然离场”;再比如:“当80后开始集体谢幕——5.2%死亡率背后,一代人的生存困境与时代之殇”。

  更有网络图片将所谓80后死亡率做成柱状图,称:“每20人中1人已离世”,并标注对比数据,称“70后死亡率低于更年轻的80后”。如此骇人听闻的数据,是真的吗?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李婷长期从事人口发展研究,她表示,这一数据与事实严重不符。李婷在对网络上相关文章进行梳理后发现,大多数文章都号称该数据来自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然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时间是2020年,显然其结果无法预测2024年的死亡率。此外,人口普查数据,只会公布去年一年对应时期的死亡率,比如2020年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反映的是2019年11月1日到2020年10月31日的死亡率,其中并不存在针对特定群体,比如“80后的累积死亡状况”这样的统计。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 李婷:从国家的统计流程,包括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每年跟死亡相关的数据,它都是一个时点数据。就是说,比如说公布的今年的预期寿命、死亡率、某个年龄的死亡率,它都是实时刻画的,比如说,1990年死亡率、2000年怎么样,这个也是国际上的官方统计最常用的方式。

  而对于网络上出现的关于“5.2%”的这个死亡率的数据,李婷教授也表示,错误非常明显,因为专业统计数据中关于死亡率用千分率表示,而不是百分率。

“每20个80后就有1人去世”?专家提醒!

  此外,李婷教授认为,它还混淆了“累计死亡比例”与“年死亡率”的定义。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 李婷:死亡率数值比较小,一般是千分之几,不可能高到5%的水平,“每20个80后中1人已离世”描述的是累积的死亡比例。

  据上海网络辟谣报道,李婷教授提出,通过普查来计算死亡状况,理论上有两个方案,一个是直接利用每次普查公布的分年龄的人口数来计算。比如80后在30-39岁的存活比例,可以通过1990年普查0-9岁的总人口数/2020年普查30-39岁的总人口数来获得。但存活比例转换成死亡率需要很复杂的过程和额外信息。

  另一个方案是根据普查收集的死亡数据来推算死亡水平。每一次普查登记都会询问家庭户前一年家庭成员的死亡情况,以此统计前一年的死亡人数,再通过普查平均人口数的推算,计算人口死亡率。

  李婷指出,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缺陷。方法一依赖于人口数据统计的准确性,但在2020年普查启动身份证号码关联以前,各次普查都存在程度不同的问题。比如早年的出生漏报,即婴幼儿年龄段的人口数量低于实际数量;又比如2010年普查因为调查方式的问题,使得流动人口在流出地和流入地两头登记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青壮年的重报。方法二则面临死亡漏报问题。

  不过,她通过公开统计数字计算后得出,虽然两种方法都有缺陷,但是都可以证明,80后的存活状况是要好于70后的,而死亡率也要远低于5.2%这个数字。

  错误死亡率源头可能为“AI运算偏差”

  这一耸人听闻又漏洞百出的死亡率数据又是从何而来呢?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李婷梳理发现,很有可能是AI大模型在问题回答过程中出现错误。

“每20个80后就有1人去世”?专家提醒!

  (图片来源 上海网络辟谣)

  李婷教授在AI大模型中输入了“50、60、70、80,这几代人的死亡率分别是多少”的问题,大模型显示,根据网络信息得出了“80后现存2.12亿,存活率94.8%,死亡率5.2%”的表述。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 李婷:这其实依赖于训练AI的语料。死亡率、累计死亡概率这些概念是相对很专业的,可能普通人都不会去理解。总体来说是一个相对冷门的知识点,因为它不是在日常大量使用的话语中,可能语料的质量不够高。

“每20个80后就有1人去世”?专家提醒!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张欣:“大模型幻觉”本身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它的Transformer(编码和解码)的架构,现在大部分大模型都是使用这样的一个架构。这个架构,本质上来讲,其实还是基于统计的,或者说基于随机性的一个概率生成,所以不管你用什么样的、哪家的大模型,它的本质上都是预测下一个字词最有可能出现的概率生成一个情况。

“每20个80后就有1人去世”?专家提醒!

  记者还发现,经过网络发酵,死亡率竟然成为一些自媒体带货的噱头。

  可见,AI大模型虽然有超强的数据储存和运算能力,但由于训练的语料不足、数据来源局限等,就可能导致错误的推算。而一些自媒体为了变现流量,也会断章取义、借题发挥,助长这些离谱数据的炒作和传播。

  同一问题AI回答并不统一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针对此谣言,记者从辟谣的角度,向DeepSeek重新提了问题,得到部分答案如下:

“每20个80后就有1人去世”?专家提醒!

  DeepSeek 不仅列举了网络数据存在的主要问题,还列举了权威数据及谣言背后传播的原因等……

“每20个80后就有1人去世”?专家提醒!

“每20个80后就有1人去世”?专家提醒!

  DeepSeek 总结:网传“80后死亡率5.2%”是典型的数据误读与情绪化传播结合的谣言。真实数据显示,80后死亡率远低于网传数值,且健康状况优于前代。

“每20个80后就有1人去世”?专家提醒!

  可以看到,不同的人使用AI,得到的回答或是结论却是不同的。

  网友称也曾遭遇AI“幻觉”

  在社交网络中发现,有网友表示,AI有一个非常好的功能,就是鉴定网络谣言,她还以荣格说的话举例,让DeepSeek进行求证。

“每20个80后就有1人去世”?专家提醒!

  不过也有网友表达了忧虑

“每20个80后就有1人去世”?专家提醒!

  在对话过程中,人工智能的回复存在不精确,不真实,甚至造假,而普通人有时无法分辨。这一情况也被称为AI“幻觉”。

  至顶科技CEO兼总编辑高飞称,幻觉的同义词就是创新,或者说脑洞大开。所以,大家感觉R1往往在回答一些本来也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时,非常惊艳。比如:人为什么养育孩子?AI会不会取代人类?宇宙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或者哲学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但是幻觉的副作用也不小,如果把模型放在生产力场景使用,比如档案,标书,新闻写作当中,就要仔细检查。

“每20个80后就有1人去世”?专家提醒!

  网友评论

“每20个80后就有1人去世”?专家提醒!

“每20个80后就有1人去世”?专家提醒!

“每20个80后就有1人去世”?专家提醒!

  对此,您怎么看?

  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青年报、上海网络辟谣

[责任编辑:季爽]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洮河大桥是兰永临高速公路的“咽喉”工程,大桥全长562.16米,主桥采用净跨400米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洮河大桥是兰永临高速公路的“咽喉”工程,大桥全长562.16米,主桥采用净跨400米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
11
当日,2025年亚洲举重锦标赛女子55公斤级比赛在浙江江山举行。当日,2025年亚洲举重锦标赛女子55公斤级比赛在浙江江山举行。当日,2025年亚洲举重锦标赛女子55公斤级比赛在浙江江山举行。
11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光明网联合快手共同发起《健康享“瘦”当夏》主题征集活动。
10
近年来,辽宁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依托省内航空航天产业及区位优势,以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重点,不断丰富应急救援、观光旅游、农林植保等“低空+”应用场景。
10
当日,随着55901次检测车从重庆东站驶出,新建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渝厦高铁重庆段)联调联试圆满结束,进入运行试验阶段。当日,随着55901次检测车从重庆东站驶出,新建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渝厦高铁重庆段)联调联试圆满结束,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10
新华社记者 侯昭康 摄  女子49公斤级比赛中,中国选手向林香抓举举起86公斤,挺举以103公斤顺利开把,但此后两次冲击108公斤失败,最终以总成绩189公斤获得抓举、挺举、总成绩三枚铜牌。
10
那曲,地处西藏自治区北部,因境内怒江上游支流那曲河而得名,也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如今,市区主干道、公园、广场、居民家门口、苗圃试验基地里,一棵棵高山柳、云杉、沙棘扎根生芽,为这座城市增添生机。
09
当日,作为“十四五”国家重大交通枢纽工程的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空管塔台主体结构正式封顶。据了解,厦门翔安国际机场计划于2026年底通航,届时,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5万吨、飞机起降38万架次的使用需求。
0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