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回放
过完节一上班,集团总部要召开一次涉密会议,部署年度重点工作。谢小米代表二级单位参会,领导嘱咐他要做好会议记录,以便回来传达部署工作。
一大早,谢小米拿上他平日开会用的文件包,从单位出发,开公务车来到总部。
总部办公室的严小保热情地跟谢小米打招呼,他俩边聊边向会议室走去。
到了会议室门口,“禁止带入手机”的立牌赫然醒目。谢小米和严小保分别把手机放进屏蔽柜里,谢小米顺势打开了文件包。
“你这里放了啥?”严小保瞅了文件包一眼。
“开会必备‘三件套’:笔记本、笔、录音笔,会议记录全靠它们。”谢小米答道。
“私自带录音笔进入涉密会场,是违规的!”严小保提醒他。“严小保,这个录音笔是全离线转写,隔离互联网的,记录讲话,那叫一个快准狠!”谢小米解释道。
“小米啊,咱们日常开会用录音笔做记录是好习惯,但是一遇上保密,就得再多根弦。在涉密会议上携带、使用录音设备是需要经会议主办单位批准的,而且录音设备要通过安全保密检查检测才行!”
谢小米倒吸了口气,还好严小保提醒在先,不然又要犯错误了。他赶紧把录音笔也放进了手机屏蔽柜里。
会议即将开始,会务人员对照参会人员名单,逐一核实身份后分发会议上要使用的涉密文件,并履行登记、编号和签收手续。
领导落座后直入主题,着重提及了涉密文件里列明的若干事项,谢小米听得聚精会神,拿起笔,准备对照着文件,抄录在笔记本上。坐在一旁的严小保见状,凑近他轻声说道:“这是涉密文件,记录下来你这个本子得按照秘密级载体管理!”谢小米点点头,大致记了几个讲话提纲,心想这笔记本回去后可得保管好,不然也容易出问题。
会上分发的一份秘密级文件需要参会单位带回对照抓落实,负责收发涉密文件的严小保按照规定完成密封、登记、签收等一系列手续后,将文件郑重其事地交给了谢小米:“小米,我知道你讲环保,平日都绿色出行,今天你不会打算坐地铁回去吧?”
“我今天开着公务车过来的,而且是机要用车,专人专车专送!”谢小米拍了拍胸脯。
“你开车就直接回单位,中途别去其他地方,文件要时刻处在你监控范围之内,到了单位第一时间要把文件交到机要室啊……”严小保送他走到办公楼门口,还是有些不放心,又叮嘱了几句。
“放心吧,今天来参加这次会议,又学习了不少保密实操技能,谢谢你。保密意识这根弦,真是一刻不能松懈!”谢小米回到了单位,交接了涉密文件,顺利完成了这次参会任务。
“保密观”有话说
保密法及其实施条例等保密法律法规对涉密会议、活动保密管理均作出明确规定。回顾此次谢小米的参会经历,这几点值得注意。
主办单位应根据会议、活动主题、内容或文件、资料涉及国家秘密的最高密级,及时确定会议、活动的密级,对参加人员提出保密要求,明确专人负责督促落实。
严格参会人员审查、涉密载体管理及场所设备检查。参会人员携带、使用录音、录像设备应经主办单位批准,并进行安全保密检查检测;涉密文件、资料不得擅自转借、传抄、摘抄、复印、扫描;需要发给与会单位的涉密文件、资料,应当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者指派专人进行传递。
转自:保密观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