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月底至今,冬季风暴持续影响美国、加拿大等地。美国中部和东部多个地区遭遇暴风雪天气袭击,多个州相继进入紧急状态。美国电力跟踪网站数据显示,暴风雪已导致密苏里州、弗吉尼亚州等9个州约35万用户断电。美国国家气象局表示,当地时间2月15日到16日,肯塔基州部分地区降水量超过15厘米,引发山洪,多地居民紧急撤离。而在加拿大东南部,2月10日至13日,也出现暴雪或大暴雪。
2月12日,工人在美国芝加哥市中心清扫积雪 图/新华社
事实上,从1月下旬开始,美国、加拿大已累计出现5次大范围寒潮雨雪天气过程。风云三号卫星积雪深度融合产品显示,2月1日至12日,美国积雪覆盖面积增大,12日积雪面积接近400万平方公里,美国华盛顿州、爱达荷州、蒙大拿州、明尼苏达州、威斯康星州、科罗拉多州等部分地区积雪深度均超过50厘米。
风云三号卫星积雪深度融合产品(2月9日至2月10日) 图/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极涡南移,大风暴雨暴雪罕见“同框”
在2月10日至13日的暴雨暴雪过程中,美国、加拿大共计61个气象站过程累计降水量突破历史同期极值,究其原因,中央气象台正高级工程师蔡芗宁分析,此次天气过程主要受极地涡旋系统驱动,从1月下旬开始,位于极地的涡旋发生分裂,其中一个极涡中心偏向西半球,将冷空气从北极带到美国、加拿大等地。另外,冷空气南下与墨西哥湾暖湿气流交汇,形成强降雪和暴雨。
2月10日至13日,北美地区过程累计降水量实况及突破历史同期极值站点分布 图/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强大的极涡给北美多地带来快速降温与强风,局地24小时内降温幅度达12℃以上,阵风8级,极寒天气覆盖了密西西比州、亚拉巴马州、乔治亚州、卡罗来纳州和佛罗里达州西部狭长地带,路易斯安那州气候学家杰伊·格里姆斯表示,当地大多数人一生中都没有经历过如此的严寒。
“除暴雪外,美国东南部沿海还出现了大雨到暴雨,局地大暴雨。目前,暴雨、暴雪加大风影响北美多地,这种情况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蔡芗宁表示。
2月19日至21日,前期影响北美东部的冷涡系统会逐渐东移,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部的降水将随之减弱。19日至20日,加拿大东南部、美国东北部有小到中雪,美国东北部有局地大到暴雪,美国东南部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
近日,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湖已被冰封 图/新华社
全球变暖加剧极涡不稳定性
全球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极端冷暖事件频发或成为新常态。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马双梅表示,尽管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出现极端寒冷事件,这看似矛盾,但气候变化可能通过影响极地涡旋的稳定性,加剧中纬度地区的寒潮和暴风雪。
2月1日至12日美国积雪面积变化(单位:平方公里) 图/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马双梅进一步解释,一般来说,北极的极地涡旋会停留在靠近北极的陆地,并不轻易南下,而近年来冬季暴风雪频繁袭击美国等地,研究人员认为北极变暖和海冰减少是极涡变得不稳定的关键驱动因素。北极变暖导致极地与中纬度地区间的温度梯度减小,削弱了极地急流的稳定性,急流减弱后会形成阻塞高压系统,促使极涡分裂并向中纬度地区输送冷空气;另外,海冰减少导致北极开放水域面积扩大,海洋向大气释放更多热量,改变了北极与大气的能量交换,这种变化可能通过“波—流相互作用”扰动极涡稳定性。
截至2月16日,美国冬季风暴已造成至少9人死亡,数千万居民处于暴风雪警告中。在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的背景下,蔡芗宁认为应进一步加强数值模式追踪低涡系统演变的能力,提升我国对相似天气系统的预报能力;同时可借鉴美国实时航班跟踪、电力监测等数据共享机制,提升预报预警时效性;加强极端天气个例库建设,提升类似系统的预报能力;推广普及应对极端灾害的“防灾包”等便捷装备和应急指南等,从而减少极端天气的连锁影响。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作者:唐淼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