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天,“春运”就要结束了。在乘坐火车飞机出行的过程中,会有个别乘客出现一些不文明行为,给旅途添了一份堵心。出门在外,难免会遇到各种状况,尤其是长时间待在封闭的公共空间里,更容易疲惫。有一些乘客就因为一点小小的不愉快、不如意,烦躁情绪被点燃,出现谩骂、肢体冲突等行为,情节严重的还涉嫌违法。记者梳理了近期一些案例,发现 仅仅因为调整座椅靠背,前后排旅客发生冲突的就有不少。
01
高铁飞机上调整座椅靠背
旅客间频起冲突
案例一
近日,由哈尔滨西开往大连北的G720次列车上,前座旅客孟女士和后座旅客李先生因为座椅调节问题发生争执,进而演变成肢体冲突,随后孟女士便向乘警报警。
乘警到达现场后,先是与列车员一同稳住双方情绪,随后将其移交至沈阳车站派出所进一步处理。最终在民警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
案例二
除了高铁,飞机上也有类似情况发生。
前段时间,在大连飞往西安的航班上,旅客杨某与苏某在飞机平飞阶段因座椅靠背问题发生争执,双方同行人相互拉扯,机组人员立即上前进行劝阻并报警。
后排男子:他的座位要往后倚,他吃饭的时候我让他往前调,他调了,后来吃完饭他又往后倚,我说让他往前一点,他让我换座位。
民警:当时客舱秩序混乱吗?
安全员:非常混乱,周围旅客都在围观,打起来拉都拉不开。
乘务员:还泼了我一身可乐。
随后,民警将双方带回派出所进一步处理。由于双方行为严重扰乱了航班客舱秩序、危害飞行安全,最终,杨某、苏某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7日并处500元罚款,其余3名违法行为人均被处以行政罚款处罚。
在旅客出行过程中一些小矛盾、小纠纷演变而成的扰乱秩序、肢体冲突中,有的涉事双方都受到了相应的处罚。有些旅客表示不理解,认为应该对挑起事端的不文明行为者进行处罚。那么法律上又是怎么界定这种处罚的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和扰乱 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朱巍:在这种航空器包括高铁上,考虑的重点不是对等的正当防卫的行为,而考虑到两个人之间的行为对社会治安造成的安全的隐患,一旦两个人互殴,在飞机那么狭小的范围里面,非常有可能引发重大事故。所以你会发现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为什么 减轻了当事人的动机,以及当事人相互到底谁先动的手,主要原因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之下,首先考虑的是公共利益、出行安全。
案例三
乘车过程中过度饮酒引发的醉酒滋事,也是出行途中比较常见的不文明行为。近日,T168次列车乘警接到列车员报警,醉酒男子赵某在车厢内长时间大声喧哗,干扰周边旅客正常休息。乘警接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处置。
此时的赵某浑身酒气,一直在车厢内骂骂咧咧。就在乘警和列车员劝阻赵某的过程中,赵某又突然击打列车员头部。随后,乘警将其控制,并交由武昌站派出所进一步处理。
酒醒后的赵某后悔不已。最终,铁路警方依法给予其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
案例四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K28次列车上,乘警接到报警称,一名醉酒男子在车厢连接处无故殴打周围旅客,随后便立即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乘警到达现场后,依法将醉酒男子蔡某控制,并移交至山海关站派出所进一步处理。最终,蔡某因寻衅滋事被铁路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
案例五
除了醉酒滋事行为要不得,高铁吸烟行为也使不得,近日,在广州白云开往武汉的G1106次列车上,男子尹某来到车厢连接处,四处观察,见无人注意便掏出打火机、面向车窗点燃了香烟。吸完烟后,尹某还将烟头丢到地面上用脚踩灭,恰好被列车工作人员发现,并立即向乘警报警。
虽然就站在禁烟标识旁边,但尹某坚称,自己并不知道高铁上禁止吸烟。随后,尹某被铁路警方依法给予行政罚款的处罚。
案例六
还有的人为了抽烟竟然想出了歪招儿。前不久,在D35次列车上,工作人员突然发现,1号车厢卫生间内的烟雾报警器突然亮起故障灯,赶到现场后发现男子李某正在卫生间内吸烟,旁边还放着刚拆下来的烟雾报警器。
经过现场询问,李某承认,自己是害怕在卫生间内抽烟被发现,所以才将烟雾报警器拆掉。
乘警随后将李某移交至广州东站派出所进一步处理。最终,李某因故意损毁铁路机车车辆配件和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被铁路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七日并处罚款500元的处罚。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第七十七条规定,禁止实施扰乱车站、列车的正常秩序、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等危害铁路安全的行为。 违反规定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02
个人不文明行为
为何给公共安全“埋雷”?
在出行中吸烟、酗酒、吵闹,总有人觉得是小事,殊不知个人的任性,可能会对所有同行的旅客甚至火车、飞机造成风险。就拿吸烟来说,它不仅可能导致火车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突然减慢,整个全车的安全包括大家的出行时间都会受到影响,损害全车乘客利益;更为严重的是,还有可能引发火情,后果不堪设想。
在高铁和飞机上,禁烟标识无处不在,禁烟广播也在全程提示旅客一定要严格遵守禁烟规定。那么,在如果高铁吸烟不慎引发火情究竟会有怎样的危害呢?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安全保卫系 刘晓非:因为抽烟的过程中,用打火机点东西,如果烟头或者是打火机控制不好,可能会点燃周边的物品。一旦烧起来的话,很多东西燃烧之后产生的气体,还有烟雾会含有一些有毒成分,甚至有可能让人窒息。高铁上如果有火灾的话,只能靠烟雾报警装置来报警,并且车上会有一些灭火器,但是那些灭火器都是作用非常有限的消防器材。车这么大,靠几个灭火器,如果火势大了根本是控制不住的。
在高铁上吸烟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而倘若飞机上不慎失火,危害同样不容小觑,具体又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安全保卫系 刘晓非:我们做过近似的实验,在和飞机大小相同的封闭空间里点燃汽油之后,整个实验空间里三秒钟就一片烟雾,什么都看不见了。这时候旅客是慌的,旅客在后舱发现起火之后全往前面跑,这么多旅客往前一拥,飞机整个失去平衡了,然后低头向下俯冲,这种俯冲的状态,飞行员靠人力拉都拉不起来了。
不文明行为除了会对旅客出行安全造成危害外,对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营效率又会造成哪些影响?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安全保卫系 刘晓非:比如说这个车从原来300多公里每小时,现在变成100多公里每小时,后车就追上来了,后车一定要跟着减速,所以整个一条线路可能都是连贯的,不得不减速运行,来保证不会车辆之间发生冲撞。而飞机不是在线路上,比如因为打架等原因机组停飞了,那么这个机组可能是执行这个航班之后飞到下一个城市,它要执行另一个航班,这个时候机组被困在某地,这个公司可能派别的飞行员搭乘飞机再飞到那个城市,再接管下一个航班。
03
出行莫任性
这些法律法规红线碰不得!
旅客出行时遇到不文明行为,甚至遭遇谩骂、肢体冲突,又该如何正确维护自身权益呢?
锡林浩特铁路公安处锡林浩特站派出所民警 毕凯俊:首先不要激化矛盾,保持冷静克制,可以及时向列车上的工作人员反映现场情况。同时,列车上的每节车厢都粘贴有报警标识, 如果发现违法行为,可以第一时间选择报警。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朱巍:这个时候首先要找高铁和飞机上的安全管理人员,他们会代替你去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你的权利。所以有的时候你会发现在很多场合之下,私力救济实际是第二位甚至第三位的选项,因为前面有明确的公力救济的方式,但你抛弃了第一个公力救济,你抛弃了前面的应当可以选的保护自己权利的途径,选择用私力救济,第一你不一定能救济得了,第二造成的结果你自己要承担责任。
04
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来的
也是管出来的
为逞一时之快或为一己之私,不文明行为折射出一些人规则意识的缺失。每一次对不文明事件的曝光,也是一场关于规则意识的公开课。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随着对这类不文明行为治理力度的加大,霸座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据公安部发布的最新数据统计, 2024年铁路霸座发案数同比下降81%。
(总台央视记者 国鹏 焦维凯)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