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警方通报了一起令人警醒的“二维码”盗刷案件。从事手机销售的赵女士,在通过视频向“客户”出示收款码后,账户里的资金却被离奇转走了。
明明出示的是收款码,钱款为何却被盗刷了呢?
出示“收款码”
几秒内竟被盗刷超千元?
2024年7月,赵女士收到一条陌生人添加好友申请,对方称欲购买手机。双方敲定型号与价格后,对方提出通过支付宝转账付款。
在赵女士提供支付宝收款码后,对方却以种种借口称无法支付,提出要通过视频通话来进行付款。
赵女士:我先给了公司的收款二维码,他说要用我们自己的支付宝,我就把收款二维码给他了,看到支付宝就被刷了两笔金额。
就在赵女士展示收款码的短短几秒时间内,就被刷走了1400多元,待赵女士反应过来,对方早已将她拉黑。随后,赵女士选择了报警。
警方发现,打开支付宝“收付款”功能,首先出现的是“付款码”,其次,赵女士被盗刷的两笔资金,一笔是499元,一笔是999元,都在支付宝免密支付额度内。
警方推测,犯罪分子通过支付宝“付款码”和“收款码”切换的间隙,将受害人的“付款码”截屏或者拍摄下来,同时因为受害人开通了支付宝“免密支付”功能,犯罪嫌疑人利用“免密支付”将受害人的钱进行盗刷。
经过民警深入研判,一个以黄某为首、长期在湖南及广东等地流窜作案的专业盗刷团伙浮出水面,该团伙7人通过“隔空”盗刷付款码手段实施犯罪,作案200余起,涉案资金一百余万元。目前,黄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警方提醒
可设置“付款码”隐私保护
关闭免密支付
01
打开付款码隐私保护
(以支付宝为例)
打开支付宝【收付款】——点击右上角【···】——选择【付款码隐私保护】——打开该功能。
02
关闭“免密支付”
(以支付宝为例)
打开支付宝——点击右下角【我的】——点击右上角【设置】——点击【支付设置】——点击【免密支付】——关闭该功能。
手机支付几大不良习惯
一定要改!
除了免密支付,手机支付还存在这些安全隐患,赶快对照自查。
1
随意出示付款码
排队购物时,付款之前尽量别将付款码打开,且付款码一定要注意遮挡,这样能大大降低被盗刷的风险。
2
支付过程中使用屏幕共享
屏幕共享是骗子常用的诈骗手段之一,当你与骗子在会议软件中开启屏幕共享后,你手机上的操作过程或者短信验证码就容易被骗子获取,给骗子盗取你的钱财提供便利。
因此,大家千万不要与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个人的银行账户信息和短信验证码,更不要提供给他人。
3
支付时连接陌生WiFi
进行手机支付时,一定要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经常有不法分子通过设置免密WiFi吸引用户连接使用,当用户连接后,骗子就会通过钓鱼网站、木马程序等手段获取用户隐私信息,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
陌生免密WiFi不要连,更不要在这种环境下登录重要账户或者进行手机支付。
4
手机浏览器购物
网上购物尽量选择在官方APP进行选购支付,最好不要直接在手机浏览器中购物。在浏览器搜索商品购物可能会出现钓鱼网站,带来一定的风险。
5
随意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后,一定要确认无误再支付。比如扫描共享单车(或共享充电宝)二维码时,如果发现跳出来的页面不对,这就有可能是骗子做的伪二维码。
6
使用同一支付密码
为了方便好记,很多人喜欢把各种账号的登录密码和支付密码设置为同一套,这就给了骗子可乘之机。建议网上银行、网上支付、聊天账号等重要账号要单独设置密码,而且还要定期修改。
手机支付虽便利
支付安全要牢记
综合:央视频 央视新闻 中国电信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