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警方
通报一起“收款码”盗刷案件
话题#你设置付款码
隐私保护了吗#
冲上微博热搜
令众人警醒
赵女士从事手机销售行业
在一次交易中
通过视频向“客户”
出示收款码后
账户里的资金却被转走了
为什么出示的是收款码
钱款还能被盗刷呢?
2024年7月
赵女士微信收到一条
陌生人好友添加申请
对方称想要购买一部手机
确认型号与价格后
对方提出通过支付宝转账付款
但等赵女士提供支付宝收款码后
对方又称无法支付
提出要通过视频通话来进行付款
赵女士称,“我一开始提供的是公司的收款二维码,他说要用自己个人的支付宝,我就把我的收款二维码给他了,然后就看到我的支付宝被刷了两笔金额。”
短短几秒时间内
赵女士就被刷走了1400多元
待赵女士反应过来
对方已将她拉黑
随后,赵女士选择了报警
民警分析,发现这是一起利用受害者缺少对“付款码”等支付信息的保护意识,进行“盗刷”的案件。
警方发现,打开支付宝“收付款”功能,首先出现的是“付款码”。其次,赵女士被盗刷的两笔资金,一笔是499元,一笔是999元,都在支付宝免密支付额度内。
警方推测
犯罪分子在赵女士切换
支付宝“付款码”和“收款码”的间隙
将“付款码”截屏或者拍摄下来
由于赵女士又开通了
支付宝“免密支付”功能
犯罪嫌疑人成功盗刷
民警介绍,除了支付宝以外,不少支付平台的收付款码都存在此类设置问题,使用者在打开收款页面之前,要先经过付款页面。
另外,不少用户开通了小额免密支付功能,不用输入密码就可以直接支付钱款,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最终,民警成功捣毁一个以黄某为首、长期在湖南及广东等地流窜作案的专业盗刷团伙,该团伙7人通过“隔空”盗刷付款码手段实施犯罪,作案200余起,涉案资金一百余万元。
目前,黄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警方提醒
公众应提高安全意识
注意保护支付信息
不可随意展示给他人
可设置“付款码”隐私保护
关闭免密支付
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一旦发生财产损失
要第一时间报案
评论区不少网友吐槽
“讨厌的是平台总是
弹出开启免密支付”
“最担心丢手机
值钱的就是电话卡和余额”
还有网友看完报道提醒
立即打开付款码隐私保护
关闭“免密支付”
“设置好了”
“帮家人也设置好了”
【打开付款码隐私保护】方法
↓↓↓
打开支付宝【收付款】
点击右上角【···】
打开【付款码隐私保护】
【关闭“免密支付”】方法
↓↓↓
打开支付宝
点击右下角【我的】
进入【设置】
选择【支付设置】
关闭【免密支付】功能
快转发到家族群
帮家里长辈都设置一下
转自:央视新闻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