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乙巳蛇年
在这个春节里
各种各样的蛇元素应接不暇
像 “蛇我其谁” 、“蛇么都好”的谐音梗
软萌可爱的小蛇形象表情包
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欢乐
处处都洋溢着浓浓的蛇年氛围~
团团发现
据国家地名信息库显示
江苏竟有着多达80个
带“蛇”字的地名!
它们就像散落在江苏大地上的神秘密码
每一个都承载着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
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仿佛在静静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现在就让团团带着大家一起探寻
这些神秘的 “蛇地名”
揭开它们背后不为人知的奇妙传说吧!
在南京栖霞区马群街道,有个地方叫做“蛇盘”社区。初闻其名,不少人会好奇,是不是真有蛇群盘踞在这片土地上呢?实际上,这个名字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遥远的宋代。
《景定建康志》载:“金陵驿,亦名蛇盘驿,在(彼时)上元县长乐乡蛇盘市。
俗呼‘佘婆’,音之讹也。淳熙十二年,留守钱公良臣建。”
相传宋代,此地住着一位佘姓女子。她性情纯善,待人宽厚,日子过得不算富裕,却心怀慈悲,常向僧人施舍,遇见需要帮助的人也从不吝啬。自家收获了瓜果粮菜,她总会想着附近生活艰难的孤寡老人和贫苦乡邻,主动送些过去,帮衬他们的生活。当地百姓都敬重她,亲切地称她为“佘婆” 。
多年过去,后人为缅怀佘婆,在她曾经居住的地方修建了“佘婆庵”,用于纪念和祭祀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区域渐渐繁荣起来,形成了一个商品买卖交易的小型集市,人们便将这里命名为“佘婆岗市”,它地处南京城东北方向,距离城中心约二十里。由于当地方言中“佘婆”与“蛇盘”的发音极为相似,难以区分,在长期的口口相传中,大家也就将错就错,渐渐地把“佘婆”写成了“蛇盘”,这个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
南宋《建康续志》:“佘婆岗市,在城东北二十里。”王安石路过此地时,曾写《重过佘婆岗》诗。南宋时,官方在佘婆岗市设立一座驿站,称为“佘婆驿”或“蛇盘驿”,后又改为“金陵驿”。元至元十六年(1279),南宋丞相、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后,被元朝军队押送前往大都(北京),在蛇盘驿滞留了两个月。文天祥在这里写下《金陵驿》《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等著名作品,表达了自己忠贞不屈,“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定意志和高尚气节。
《(光绪)江阴县志》记载:“白蛇港在横河南,自云亭三河口引应天河水,东北行至周庄北四河口,与清溪河、亭子港合其分支者,由张家湾北行,经稷山东麓入横河,接石头港入江。”因该河弯曲似蛇形,故名白蛇港。
清代周庄镇区域图中的白蛇港
如今,在周庄实验小学乐群堂前,还保存有一副民国时期赞美周庄的长联,其中也提到了白蛇港秀美风光:
是乡有龙砂定稷张岐诸山,十五段村落,悉被回环。人杰本地灵,行见父慈子孝、夫和妇顺、兄友弟恭,自然化醇俗美,万户胪欢。郁郁乎演进文明,引养引恬犹古道;
众流合白蛇青溪亭沚等水,千百亩田畴,藉资灌溉。民康由物阜,相期务财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庶几旧德新知,一炉共冶。秩秩焉蔚成隆盛,保厘保息赖群贤。
如今的白蛇港
蛇滩,清朝时期建村,以地貌特征得名蛇滩,是邳州市宿羊山镇宋庄村辖区内的自然村(组),这个地名的由来据说是从前此处有一沙滩,形状似蛇,河滩地里经常有蛇出没,后来形成自然村后,沿用了蛇滩这个名称。
当地人有时也将蛇虎塘简化写成舍虎塘,该塘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嘉泽镇夏庄桥村委,是一个面积不足5亩的小塘。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有350多米长,平均塘宽约为8米左右,最宽处有12米,末尾最窄处不足1米(2013年数据)。
塘名由来据说是当地一位族长所起,由于该塘蜿蜒曲折,且塘西头如虎头状,塘东头收稍处又如蛇尾状,所以就形象地起了“蛇虎塘”的名字。
位于嘉泽夏庄村的蛇虎塘18号,摄于2013年
在娄门桥西南堍、东园北门口内侧,原先有一座蛇王庙,前后两三进,里面有蛇王和蛇的雕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拆除。过去每逢农历四月十二蛇王生日,四方香客就会到蛇王庙进香、乞符,回去后贴在门窗上,说是可以远离毒蛇。
根据清代的《清嘉录》,蛇王就是赤胆忠心、拒不为篡权夺位的明成祖朱棣写即位诏书、结果被灭十族(九族加门生、朋友)的方孝孺。方孝孺是浙江宁海人,曾在苏州居住,故居被拆后,地基里发现大量蛇,从此人们就把方孝孺尊为蛇王,自发在此建庙供奉,表达对忠诚勇敢精神的颂扬。
蛇峰村是淮安市唯一以蛇命名的千年古村(宋代有蛇风浦之名),蛇峰村的历史可追溯到宋朝。
清朝同治《山阳县志》记载,按嘉定《志》云:“凡境内之滨于淮湖者多沟浦。”说到了宥城浦、东作浦、荆口浦、官渡浦、蛇风浦。嘉定《志》是南宋嘉定八年(1215)编写的《山阳县志》。“淮湖”是射阳湖,这几个地名在车桥镇东边从南宋一直沿用至今,有800年以上历史。荆口浦是现在泾口居委会,蛇风浦就是蛇峰村。
蛇峰名字传说与蛇有关。当地老年人常说地下有条大蛇,蛇头在村东闸,蛇尾在村西边,一直护佑着全村人福祉康宁。也有人说古时候,这里是射阳湖畔,有一个巨大蛇窝,窝里的蛇与人为伴,互不欺负。
蟒蛇河,上起大纵湖,下接新洋港,因形似蟒蛇而得名。蟒蛇河由南向北经大纵湖、北龙港、楼王、学富、秦南、中兴、鞍湖、龙冈等镇(街道),在龙冈转折向东直穿盐城市区,从东北方向直入东海,是盐城市区重要的水源之地,也是盐城河道经济发展的生产之要。
追溯蟒蛇河历史,曾流传过这样一个传说。相传东晋时期,有一年,朝廷派一位白胡子大臣来开挖此河,快要竣工的前晚,他让军士们拦河一条线齐插了一百零八把大锹,第二天人们起来一看,大锹下面竟然是一条断身的巨蟒。大概是没有巨蟒在下面兴风作浪,从此蟒蛇河风平浪静,方圆百里地更加民宁物阜。
蟒蛇河是盐城“百河之城”的杰出代表,彰显着“水绿盐城”的特质,是盐城市郊野生态文化核心。蟒蛇河不但肩负着南货北运、灌溉通行的重大责任,而且承载着泄洪疏汛、海晏河清的重大使命。近年来,不少盐城本地人纷纷来此打卡拍照、休闲垂钓、搭棚露营,只为邂逅家门口那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
蛇尾巷在扬州市广陵区广陵路的北部,与广陵路平行,是一条东西向的巷道。蛇尾巷东接茂盛桥,西接蒸笼巷,其南部平行的道路为风箱巷,蛇尾巷较短,长约100多米,由东往西延伸,最宽处约2米,尾部甩向南边,沿小巷走过,越来越细,最窄处约70厘米,仅容一人通过,因巷形似蛇尾而得名,是扬州最窄的小巷之一,也是扬州以形状而命名的小巷。
蛇尾巷虽然不大,但却是清代建筑的聚集地,如蛇尾巷6号民居、蛇尾巷11号民居、蛇尾巷12号民居、蛇尾巷13号民居、蛇尾巷17号民居等。蛇尾巷自清代建立得名以来沿用至今。
蛇湾村位于镇江丹阳金牛山南麓齐梁文化森林公园旁,清代形成此村,因村子形状蜿蜒曲折似蛇,故得名。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古时候,这里山岗连绵,树林葱郁,是很大的山湾地,从金牛山上流淌下来的水汇集到这里,经过萧梁河,进入古运河道,连通长江入海。
关于蛇湾村名字的由来,据《吴氏宗谱蛇湾支谱》记载,古代萧梁河上游岗坡地的吴家村,住着吴姓家族,有一天,丹阳荆村印庄吴宽第9世吴文富到山湾地拾牛粪时,无意中看到蛇龟相缠在一起,于是从吴家村向北择地迁居后繁衍发展形成“蛇湾”。
这些带 “蛇” 字的地名
不只是简单的地理位置标识
更是江苏历史长河中闪耀的文化明珠
它们见证了江苏这片土地上的沧海桑田
它们将过去与现在紧密相连
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与情感
每一个地名背后的传说
都像是一部生动的民间故事集
传承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对生活的热爱
让我们在探寻“蛇地名”由来的过程中
深切感受江苏的文化魅力
让江苏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你还知道江苏哪些带“蛇”字的地名?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
让我们一起挖掘更多江苏的文化宝藏
感受家乡的独特魅力吧!
综合整理自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淮安区报云报平台、新华报业网、丹阳市政府网,微信公众号“方志江苏”、“江苏教育新闻”、“江阴纪事”、“常州史志”、“苏州民政”。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