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小伙连续熬夜后瞳孔呈花瓣状#
#春节后我的眼睛快瞎了#
最近,这类话题频频引发热议
网友直呼“控制不住熬夜刷手机”!
节日过后,不少网友发现自己的眼睛“罢工”了——眼干、眼痛、视物模糊、头痛…评论区一片哀嚎:“手机根本放不下!”“眼睛像蒙了层雾!”
热搜背后:“眼睛假期综合症”节后高发?
在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眼科诊室中,36岁的胡先生正在就诊,他因为熬夜刷短视频患上了干眼症。冬季本就是干眼症高发季,过年期间熬夜频繁加上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更易诱发。
在湖北武汉,一个小伙春节报复性熬夜7天视力跌至0.4!
过年前,27岁的小张(化姓)连续数周加班赶项目,春节期间开启“报复性昼夜狂欢模式”,通宵追剧、手游激战,短短七天睡眠时间不足35小时。
小张在持续5天出现视物模糊、眼睛发红并伴有强烈的疼痛感后,于2月4日到武汉一家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小张的视力已跌至0.4,瞳孔呈“花瓣状”,确诊为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这是一种因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反应而引起的眼部炎症,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继发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以及眼球萎缩等严重并发症而失明。
医师通过问诊推测,春节期间熬夜、日夜颠倒的不良作息习惯,可能是导致小张身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患虹膜睫状体炎的风险的原因。经过对症的药物治疗,2天后小张的眼部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
“眼睛假期综合症”为何高发?
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眼科主任邢淑华指出,春节长假期间,多数人存在三大伤眼行为:
1.电子产品过度使用:熬夜追剧、打游戏,屏幕蓝光刺激+眨眼频率降低,导致泪液蒸发过快,引发干眼症。
2. 昼夜颠倒+饮食失衡:熬夜打乱生物钟,高糖高脂饮食加剧眼部炎症,影响泪液质量。
3. 户外活动骤减:长时间室内活动导致眼睛无法接触自然光,睫状肌持续紧张,加速视力疲劳。
邢主任强调:“这些行为不仅诱发干眼症,还可能加重近视、散光,甚至导致头痛、失眠等全身症状。”
医生支招:节后护眼“急救指南”
1
调整用眼习惯
- 每用眼20分钟,看6米外物体20秒,放松睫状肌。
- 保持正确坐姿:电脑屏幕距离眼睛80厘米,屏幕顶部与视线齐平,减少颈部压力。
2
科学缓解干眼症
- 热敷vs 冷敷:睑板腺堵塞用40-45℃热敷(每日1-2次);泪液分泌不足用冷敷(每次15分钟)。
- 人工泪液选择:避免含防腐剂的网红眼药水,优先选用玻璃酸钠等成分的OTC产品。
3
饮食+运动双管齐下
- 多摄入维生素A(胡萝卜、菠菜)、Omega-3脂肪酸(深海鱼),增强泪膜稳定性。
- 每日户外活动1-2小时,自然光刺激可促进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增长。
4
居家护眼小技巧
- 室内加湿器保持湿度40%-60%,缓解眼干。
- 夜间使用防蓝光眼镜(仅辅助),关键仍是减少屏幕时间。
医生点名这些“作死行为”
针对网友“控制不住熬夜刷手机”的困扰,邢淑华主任严肃提醒:
- **长期戴隐形眼镜**:易引发角膜缺氧,加剧干眼症状,建议每日佩戴不超过8小时。
- **错误滴眼药水**:滥用含收缩血管成分的眼药水可能导致角膜溃疡,需遵医嘱。
- **忽视儿童护眼**:寒假是近视高发期,青少年每天使用屏幕时间应≤1小时,并保证10小时睡眠。
若出现以下症状,可能已发展为病理性干眼或角膜损伤,需要到医院就诊:
- 持续眼红、刺痛、畏光流泪;
- 视物模糊超过24小时;
- 眼部分泌物增多或视力骤降。
青橙融媒记者 张秋焱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