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极低的价格为噱头,吸引大量消费者下单购买所谓的“渠道货”,直播间销售的这些货品背后,竟然还隐藏着一个庞大的售假产业链:从高仿品的采购选品,到物流配送的隐蔽运作,再到网络直播间的精心包装和推销,每个环节都由专人负责。近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就办理了这样一起直播间售假案,11名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诉。
“捡漏”低价渠道货?
家住常州武进的小杨在网络购物时被主播“萌娜lisa”的直播间吸引了,在这个直播间里,主播接连展示了多款服装和包包,其中有一只包与奢侈品牌香奈儿的一款包极为相似。但主播在展示的过程中,始终遮挡住了包身的logo,且言语中也未透露这款包的品牌。小杨通过弹幕询问的主播关于这款包的细节,对方却没有正面回答,只神秘的表示:“这是我们的渠道货,进专柜无压力。”当天,小杨花1990元买下这只包。
收到包后,她发现这只包无论是内、外包装,还是包身logo,都使用了与正品香奈儿一模一样的标识,但仔细检查包身细节,再对照网上鉴定真假的方法,她意识到这只所谓的“渠道货”其实就是一只仿品假货!与店家协商退货无果后,她向警方报了案。
根据线索,警方很快就锁定了其中一名嫌疑人——直播间主播魏某,2023年7月26日,武进警方将正在直播的魏某等人抓获。
疯狂售假的直播间
现年38岁的魏某自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杭州、东莞、深圳等地从事直播行业,在选款的过程中,认识了深圳某供应链公司的负责人纪某某。“她那里的款式更多,更新快,直播间更好卖。”魏某一开始做的是小品牌的服装主播,但她发现,纪某某那里有一些市场上不多见、却更好卖的货,这些商品包括衣服、鞋子和包包和化妆品,不外挂商标吊牌,但表面却有明显的大牌标志,比如LV、FENDI、香奈儿、爱马仕等,款式也与其品牌官方渠道所售一模一样。魏某深知,在直播间展示这些货品,就是销售假大牌的行为,但她还是抱了一丝侥幸的心态,认为“一场直播涉及的假大牌数量也不多,周围也有类似这样干的,还没听说谁出事。”
于是,魏某与纪某某约定以成交额的20%为提成比例,成为了她的固定合作主播。而在展示这些假大牌商品的时候,为了逃避平台监管,魏某则按照纪某某的专业指导“遮挡品牌Logo、不说品牌名称”,并用“驴牌(LV)”“香家(香奈儿)”等来指代这些货品的原有品牌名。直播间的助播在回答粉丝提问时则统一话术,称这些货品为“尾单”“渠道货”,面对真假质疑则表示“进专柜无压力”“凭信任购买”,并设置链接引流至微信等平台看细节图。
“当然是假的,真货一件要好几万,我们直播间卖的价格是原价的零头都不到。”助播罗某表示,但在这些话术的迷惑下,有不少粉丝愿意相信自己通过主播能买到真正的剪标渠道货,或者有人就是奔着购买高仿货来的,因此直播间的热度很高,仅一年时间,该直播间就售出9800余件假大牌商品。
专业化的售假“一条龙”
在这个专售假冒奢侈品牌的直播间背后,是纪某某操纵的专业售假产业链。
2022年1月起,纪某某与马某某合作直播带货,注册了公司,并在深圳、东莞等地租用库房作为样品间、直播间以及仓库。与主播魏某合作期间,纪某某招募了罗某作为直播助理、汪某和姐姐纪某乙负责样品管理、李某某和聂某某负责仓库管理。在这条产业链上,马某某在深圳、东莞等多地选品,并由纪某某作初步筛选,选中合适的商品后告知汪某某,由她到对应的商家购买样品。商家会将样品邮寄至仓库,由李某某和聂某某对接后统一邮寄给汪某某和纪某乙制作成商品清单,对每件商品标注码数和卖价,随后两人将表格交给直播助理罗某确认,最后则由魏某挑选第二天要卖的商品。
主播魏某开播卖货后,根据订单数,仓库会有负责报单的员工联系货源进货,供货商家统一发至仓库,再由仓库打包人员根据订单发给客户。期间,助播罗某等人还会帮忙处理一些售后问题,比如退换货或者引流粉丝至微信端看带品牌Logo的细节图等。魏某等11人都清楚这是售假行为,但在利润的诱惑面前,却都选择了视而不见,铤而走险。2023年7月、8月,办案民警陆续将上述涉案人员抓获,并在仓库搜查出了大量LV、香奈儿、爱马仕等包、衣裤裙、鞋子、口红等货品,经涉案品牌方专业鉴定,上述货品均为假货。
2024年4月,案件移送至武进区检察院审查起诉。经审查查明,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间,纪某某伙同马某某、魏某等人通过直播间销售假冒爱马仕、香奈儿、加拿大鹅等品牌共计违法所得302万余元,销售金额567万余元。
2024年12月30日,武进区检察院依法以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纪某某、马某某、魏某等11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经法庭审理,分别判处11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至六个月不等,适用缓刑,并处罚金。 通讯员 夏丹 韩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毕俊星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