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普陀区常德路
1298弄2号楼的多位居民
向“新闻坊同心服务平台”求助
已在自家小区居住十多年
然而,自去年5月起
16楼居民开始在家中频繁听到
类似"吹哨子"的尖锐声响
此后,怪声逐渐开始上下传播
15到19楼的居民都受此影响
甚至还有居民在外暂住
居民们说,半年多以来
大家能打的电话、能找的部门
都找了个遍
但问题的症结就是没找出来
到底啥情况?
多户居民家中异响7个多月
扰民怪声因何而起?
住在16楼的业主蒋女士反馈,从去年5月开始,家中靠近大楼水箱的卧室和厕所方位,几乎每天都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异响,没有规律不分昼夜。不堪其扰时,一家人甚至不得不在外暂住。
蒋女士 16楼居民:
有哨子声、有水流声,还有轰隆轰隆的声音,我们掌握不住它的规律。全家都戴着耳塞在家里睡觉,尤其是晚上8点到12点,坐在这里都感觉到心烦意燥,有的时候我们就靠外面住宾馆。
不仅是蒋女士家
15楼到19楼的多户居民家中
都有类似的情况
18楼居民:
响的厉害的时候,这面墙也响,隔壁房间声音就比这里轻,厕所也是这一面响,我之前住了17年没声音的。
记者了解到,2号楼共计26层,传出噪音的墙体,都靠近楼栋16层的水箱位置。
怀疑噪声是水箱所致后,居民们将这一问题反映给了物业、居委、城投水务等多个部门,但7个月的时间里,工作人员虽不断前来,对扰人的怪声确实束手无策。
居民 蒋女士:
物业说这个不属于他们管,属于城投水务管。然后找居委希望帮我们协调。期间也开过几次协调会,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主。
水务人员勘探蹲守
物业安装隔音棉
噪音问题并未改善
居民们猜测,扰人怪声可能是楼栋水箱传出来的。而据记者了解到,长寿新村是一个房龄30年的老旧高层,早在2015年,就完成了二次供水改造,水箱,目前是由城投水务在维护。
为了找出症结,解决噪音问题,记者走访时,水务工作人员也来到现场勘探。
城投水务中区供水所负责人表示,接到居民反映后,他们多次来现场勘探蹲守,由于该水箱未安装变频泵,设施只有一根进水管及浮球,因此,他们初步怀疑噪声是水箱进水所致。
梁佳芸 城投水务中区供水所:
这个小区我们是2015年接管的,当初接管的时候这栋楼这个位置就是中间水箱,没有任何电源,也不使用变频泵。因为这个地方没有电源,猜测可能是水声。
我们做过6个小时左右的蹲守,从用户说的8点左右到11、12点, 就正常的水流进水的声音 。我们也是对水箱(房)做了隔音,通过去调整水箱内进水管道的位置、方向,希望能够进一步去改善用户的体验。
为了减少噪声影响
水务部门更换过浮球
并对水箱房四周安装了隔音棉
小区业委会则协调物业
在居民家中做隔音处理
甚至还去城建档案馆
调出水箱的原始图纸
希望能找出症结,却都收效甚微
朱先生 小区业委会主任:
我们也感到蛮遗憾的,想做好事没得到居民的认可,也没解决问题,我们也不是专业的。(无奈苦笑)
现场,记者又找来了业内专家,专家表示,噪音来源可能为两种,一是止回阀损坏;二就是水箱进水声因"共振频率"这一物理现象被不断放大,这种情况有先例可循。
管怀圣 上海房地产专修学院教师一级建造师:
像刚刚我耳朵贴在居民家墙上,还是听到水流共振的声音。进水口滋滋滋的声音,是球阀的"共振频率"与建筑物的共振频率相同,将会把噪音无限放大。
每个物体都会有共振,就会有"共振频率" ,当两个物体"共振频率"相等时候,在另外一个"共振频率"的空间内会听到无限放大的声音。
原来有过案例,有一个厂在锯料的时候,在几公里以外的金鱼缸内的水在抖动,也就是电锯的频率和水池的频率是相等的也会产生影响。"共振频率"假如你不去阻断它的话,它会延伸扩大。
不过
这2号楼也有30多年房龄了
二次供水改造到现在也有快十年了
水箱房里的各种设备
相安无事这么多年
怎么会突然凑在一起
就发生了共振?
果真如此的话,又该怎么解决?
专家指出,装修敲打墙体、水箱设施老化、浮球产生毛刺等都有可能突然改变物体原来的"共振频率",当务之急是阻断共振源。
水务部门表示,后续将更换水箱相关设备,并对水管做共振隔断处理,看看能否减少噪音。
管怀圣 上海房地产专修学院教师一级建造师:你先把这个浮球换了试一下。
城投水务工作人员:浮球换掉,然后水箱里面看,管子能割一刀吗?
管怀圣 上海房地产专修学院教师一级建造师:能割就割一刀,阻断下它的噪音。
城投水务工作人员:然后下面的支架做到地面上,不要做到墙上?
管怀圣 上海房地产专修学院教师一级建造师:对!
昨天(2月11日),记者再次联系业主了解到,水务部门尝试做一些阻断共振的措施后,现在噪音问题已经明显缓和不少,近半个月来,小区居委也没有再接到相关投诉。
看来噪音的产生跟共振,多少有些关联,虽然业主的反馈只是有所缓和,但也说明,阻断应对奏效了!只不过形成共振的条件,一下很难准确判断,水务部门也曾表示,如果之后,居民们还有困扰,他们也会通过不断调试,来解决噪音问题。
"共振",是声学现象中非常复杂的一种。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条件对上了就会产生。而要找到具体原因,却又非常困难,这就是"共振"的特点。所以解决共振可能并不在于找到原因,而在于尝试着改变各种条件,破坏了条件,共振也就随之阻断。这对存在类似问题的小区,或许也是一个借鉴。
记者:李仕婧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