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上午10时,《法治日报》记者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大队,远远地就听到一阵阵警犬的吠叫声。曾经活跃在山间地头的广西山地犬,一跃成为玉林警犬新力量,自2023年8月投入使用以来,已在实战中创下了十多项“战绩”。
“玉林山多林密,我们一直在寻找更适合本地环境和警务需求的警犬力量,广西山地犬独特的身体素质和狩猎本能,让我们看到了它们的潜力。”在犬舍前,玉林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大队大队长卓振才告诉记者,2023年年初,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统一部署下,玉林市公安局率先成立了以分管副局长为组长的工作小组,统筹推进广西山地犬警用项目研究工作。如今,全市已有20只山地警犬投入使用。
说话间,两名训导员带着他们的山地警犬从犬舍中走了出来,其中一只山地犬在训导员刚一松手后,就直奔记者而来,后腿直立着把两只前爪搭在记者的左腿上。另一只名叫“小布丁”的警犬则显得很文静,在记者试图给它拍照时,它迅速躲到了训导员罗飞亮的身后。罗飞亮蹲下身,轻轻地拍它的背,安慰着它。
图为玉林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大队大队长卓振才(左)向记者介绍山地犬的习性。《法治日报》通讯员 蒋崇楷 摄
平时文静又腼腆的“小布丁”,工作时却是一员“猛将”。2023年8月,山地警犬第一次接到出警任务,协助搜捕一名特大命案犯罪嫌疑人,“小布丁”和另外两只山地警犬领命出警,在暴雨中搜寻了1个多小时,一直追踪到水库边没了踪迹才罢休,训导员及时汇报了此线索。最终,侦查员在水库中找到了嫌疑人尸体,嫌疑人系作案后自杀身亡。
“山地警犬的作战能力很强,往往人都累趴下了,它们还很兴奋,还能一直跑。”罗飞亮告诉记者,山地警犬体能好、耐力强,能持续作战,而且不怕中暑。
“小布丁”是2023年首批晋级为玉林警犬新力量的8只山地犬之一,入警以来,已有3次亮眼“战绩”,仅次于同一批晋级的山地警犬“安迪”。
当天下午,记者专程从市里赶到容县公安局警犬中队,在犬舍中见到了“战绩”最多、同样文静的“安迪”。和“小布丁”略为不同的是,在面对镜头时,“安迪”不躲不闪,显得很是沉稳。
辅警卢锰是“安迪”的训导员,平时不善言辞的他,说起“安迪”时滔滔不绝。“‘安迪’带给我很多惊喜。第一次出警协助搜寻失踪老人,它只花了5分钟就找到了。后来它又3次出警找到破案线索,还有一次出警,只花了20分钟就找回了走失24小时的老人。”
“说实话,刚开始带‘安迪’时,我心里也没有底。”卢锰告诉记者,在训练时,训导员发现山地犬独立性很强,进口警犬的那一套训练方法对它们几乎无效,“后来我们试着和它们玩搜索游戏,在游戏中训练它们。”
成绩是检验训练效果的唯一标准。自2023年8月广西山地犬作为玉林市警犬新力量正式投入实战以来,已出警45次。玉林由此成为开展广西山地犬警用项目研究最早、实战成绩最多的地市。
“从目前的研究看,广西山地犬在高温高湿度地区完成搜索任务具有明显优势,具有推广意义。”卓振才介绍说,由曾深耕警犬领域多年的玉林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副支队长刘鑫牵头,目前玉林市公安局已成立山地犬装备研发工作室及“山地犬+无人机”合训工作室,拟进一步开展广西山地犬警用项目的研究、推广工作。
记者手记
玉林地处山区,山多林密,老人、小孩容易在山林中走失。玉林市公安局因地制宜创新警务实践,率先开展广西山地犬警用项目研究,边训练、边使用,在实战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既实实在在服务了当地群众,也为广西山地犬的推广应用积累了经验。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雨晨 马艳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