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在距离宜宾市筠连县金坪村滑坡核心救援现场不足500米的小山坡上,有一个被当地群众和救援人员称作“团结厨房”的地方,这个临时厨房每天为上千人提供热饭热菜,成为受灾群众和抢险救援人员的温暖港湾。
清晨,“团结厨房”的厨师章英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今天早晨,他们准备的是鸡蛋面和炒白菜。随着抢险救援工作的全面展开,各方救援力量汇聚在金坪村,但这里位置偏远、道路狭窄,保障能力非常有限,在当时迅速开设一个热食供应点,成为当务之急。 2月9日0时,滑坡灾害发生后的第12小时,这个厨房正式开始运转。村民们有力的出力,有食材的出食材。凌晨4时,救援人员就吃上了第一顿热乎乎的饭菜。当时,厨师和工作人员加起来一共有16人,全部都是附近的村民。
筠连县大雪山镇村民表示,9日中午就煮了800斤大米,这里只有6个炉子,这么多人的饭煮不出来,老百姓在家里面自己煮好饭弄过来,菜烧好弄过来。现在,当地政府积极介入,多方筹措物资,厨房的运转也更加顺畅。
“团结厨房”的大厨有6名,其中有个小伙子叫刘中义,是一名退役军人。在部队时,他干过几年的炊事员,灾害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到达这里。
刘中义说:“哪里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去,这践行一个党员的责任,也是义务。”
“团结厨房”每一餐平均要炒25锅菜,全天24小时运转。在这个厨房,不论是谁,不论在什么时间,只要渴了饿了,都能吃上一口热乎乎的饭菜。
志愿者说:“救援人员累了的时候有水喝,有饭吃,不能让他们又累又饿又冷,那么辛苦没有饭吃,我心里面受不了。”
你护人民安危,我守饥寒冷暖。方寸之地燃起的炊烟见证着灾区生生不息、众志成城的力量。每天有近百名群众自发来到这里帮厨,小小的“团结厨房”日均服务受灾群众、志愿者和救援人员3000余人(次)。
武警四川总队宜宾支队郑靖:“干完活回去还能喝到一碗姜汤,我就感觉喝了身上都有劲。”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