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
并非越痩就越健康
身上有些部位有点“肉”才好
身上这4个地方有点肉才好!
1. 大腿上有点肉——利于长寿
2020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的一篇综述表示,研究发现大腿粗、臀部大的人往往死亡风险更低,也更长寿。
大腿围增加5厘米与总死亡率降低18%有关,而臀围增加10厘米也致死亡风险下降10%。
2. 屁股上有点肉——血糖更好
2023年《糖尿病护理》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臀部脂肪多是一种健康优势,与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有关。
臀部脂肪与脂肪因子水平呈负相关,脂肪因子水平每减少1个标准,2型糖尿病风险升高16%。这是独属于臀部脂肪的优势,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都没有这种关联。
3. 小腿上有点肉——对心脏好
2022年《营养临床实践》上发表的研究显示,小腿围最粗的受试者(超过40.6厘米),相较于小腿围最细的受试者(不到35.3厘米),全因死亡率降低了57%,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降低了60%,癌症的死亡率降低了69%。
2022年《营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发现,小腿更粗的人,骨骼直径及骨质密度都更大,而且小腿的肌肉可以维持人的平衡和协调性,大大降低了人跌倒和受伤的可能。小腿肌肉更丰富的人,可以更好地预防血栓形成和静脉曲张。
2022年《欧洲老年医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男性小腿围应大于34厘米,女性应大于33厘米,才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率。
4. 小腹上有点肉——保护内脏
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牛诤指出,小肚子位于腹壁表面,小肚子能对腹腔内的所有器官和组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腹部脂肪不但能保护盆腔内脏器,维持内分泌稳定,还能为骨骼分担压力,为支撑人体添砖加瓦。
别太瘦!
人上了年纪这种身材最长寿
2024年4月,中国疾控中心研究人员在《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在高龄长寿老人中,体重指数较高且腰围较细的体型,死亡风险最低。
1. 微胖
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每增加1千克/平方米,全因死亡风险降低4.5%,体重指数(BMI)在28千克/平方米左右时,死亡风险最低。
2. 腰细
腰围与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正因果关联。
保持健康身材,
记住这几点
1. 随时称体重
2. 算体重指数
时常计算自己的BMI(体重指数),以了解自己的体重在什么范围。
3. 吃得均衡些
少吃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多饮水,控制每日总能量,吃新鲜食材,避免进食隔夜、久冻食材。
4. 不要吃过多
5. 要坚持运动
6. 规律地生活
每日要保证足够睡眠。每个年龄阶段睡眠时长要求不一样,成年人正常的睡眠时间应维持在7-8小时。
7. 良好的心态
多和家人及朋友分享健康心得,培养良好的心态,积极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
转自/健康时报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