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最新一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
了解到
1月27日至2月2日
南方省份流感样病例
占门急诊病例总数百分比为7.4%
高于前一周水平(5.2%)
也高于2022~2024年同期水平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表示,正确认识和预防流感至关重要。流感即流行性感冒(英语为influenza),由于其中带有“感冒”两个字,所以很多人以为是指普通感冒(common cold)在流行,认为不过是“小感冒”,因而对流感掉以轻心。
但其实,流感和普通感冒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得了流感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老人、儿童、孕产妇、基础疾病患者等人群要尤其注意防护,属于优先推荐接种流感疫苗人群。
感染后儿童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
肺炎是最常见并发症
近期我国多地出现的流感活动水平上升就是由甲型流感病毒中的甲型H1N1亚型所致。据中国流感监测周报,1月27日至2月2日,南方省份检测到2158份流感病毒阳性标本,其中2142份为 A(H1N1)pdm09。
流感主要以发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起病,体温可能会高达39~40℃,常常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可有畏寒、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感染后,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乙型流感患儿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比成人更为多见。新生儿可能仅会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而老年人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常常不会发热或只是低热,咳嗽、咳痰、气喘和胸痛明显。也可表现为厌食和精神状态改变。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
疾控专家指出,流感病毒是一种分节段的RNA病毒,根据它的核蛋白和基质蛋白,流感病毒可以分为A、B、C、D四型,即分别对应我们常说的甲、乙、丙、丁四个型别。在人群中呈季节性流行的流感病毒是甲型(甲型H1N1亚型和甲型H3N2亚型)和乙型(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流感病毒。
对于慢性病、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流感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慢性基础疾病加重。疾控专家提醒,流感季需要格外重视存在重症高危风险的人群,包括:
老人、儿童、孕产妇、有基础疾病的人、免疫缺陷、免疫力低的人,比如因病正在使用激素药物、免疫抑制剂,或者器官移植术后、恶性肿瘤化疗后、肥胖人群,尤其是超胖的、体重指数大于30的人群。
这些人群因自身特点导致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威胁生命安全。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休克等。儿童流感并发喉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较成人多见。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手段
老幼孕妇中小学生等优先推荐接种
疾控专家再次提醒,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每年在流行季来临前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对于尚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低龄儿童等高风险人群,在流感疫苗可及的情况下尽快进行接种,仍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保护作用。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建议所有6月龄及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优先推荐的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包括:
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2.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3.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
4.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5.孕妇;
6.6-59月龄儿童;
7.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8.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
除此之外,预防流感,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掩口鼻、少聚集等个人防护少不了。建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清洗双手,平时养成不用脏手触摸眼、鼻、口的好习惯;室内要常通风,建议每日开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在当前流感流行季节,建议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确实要去时建议佩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屈肘遮住口鼻,用过的纸巾及时扔到有盖垃圾桶内,并及时洗手;当前流感流行季节,老人、儿童、孕妇、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尽可能减少到人群聚集、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应戴好口罩。
目前正值流感高峰期,加上仍是春运期间,专家提醒:出行注意个人防护。老人、儿童、孕妇、有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建议确诊流感后48小时内用药,预防发展成重症。
不存在
所有呼吸道感染都适用的“神药”
需检测诊断明确时使用
据介绍,目前可选择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根据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三种:
血凝素抑制剂:识别并阻断流感病毒进入机体宿主细胞,比如阿比多尔,目前还不是被广泛应用于一线的抗流感药物。
RNA聚合酶抑制剂:抑制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进行病毒核酸复制,比如法维拉韦、玛巴洛沙韦。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阻止病毒体内合成后要脱离宿主细胞再去攻击新宿主细胞,比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
疾控专家指出,奥司他韦适应性范围广,儿童到怀孕、哺乳的妇女都可使用,但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要减量;
帕拉米韦是静脉用药,孕产妇适应症不如奥司他韦口服适用范围广;
玛巴洛沙韦目前也不推荐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使用;
而法维拉韦目前主要是在成人和老年患者中使用,研究显示其在轻症患者和重症患者中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不过,专家也提醒,流感、新冠分别有循证证据特别充足的药物,并不存在所有呼吸道感染都适用的“神药”,需要检测诊断明确时使用,不能乱用、滥用。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诊,谨遵医嘱。
综合丨广州日报新花城、央视新闻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