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大大小小的聚会和饭局少不了。一群亲朋好友,点上一桌菜,再开几瓶酒,氛围瞬间热闹起来。推杯换盏间,不少人一不小心就喝“嗨”了。
记者从台州市立医院急诊科了解到,近期因醉酒就诊的市民数量明显增加,几乎每天都会有喝醉酒的市民“到访”。
春节期间“贪杯”
台州一医院10天接诊30余人
春节期间,台州的张先生与亲朋好友相聚,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结果意识不清,反复恶心呕吐后面色发绀。亲友见状,立即将他紧急送往台州市立医院。
经诊断,张先生为急性酒精中毒,伴有吸入性肺炎和急性呼吸衰竭,好在抢救及时才得以脱离危险。
“像这样的过量饮酒患者,其实每周末都有,不过春节期间人数明显增多。”台州市立医院急诊科医生郭洪亮告诉记者。数据显示,1月28日(除夕)至2月7日(正月初十),急诊科共计接诊该类患者30余人,平均每天至少3人;1月1日至2月7日的接诊人数已超过了150人。
“这些患者大多是聚会、应酬期间推杯换盏,不合理饮酒导致摄入的酒精超过了身体所承受的限度,也就是俗话说的‘小酌怡情,大酌伤身’。”郭洪亮说。
把握不好度
喝过量可能导致急性酒精中毒
过量饮酒,可能带来哪些健康风险?
“从急性危害角度讲,过量饮酒容易带来三类后果。”郭洪亮解释道。其一,酒精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意识模糊、昏迷,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其二,胃出血,大量饮酒会刺激胃黏膜,表现为呕血、黑便等;其三,胰腺炎,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
从慢性危害角度讲,长期饮酒则会损伤肝脏、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引发的相应后果例如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精神障碍,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另有一些高危人群,更要注意不能过量饮酒。”比如肝病患者,摄入过多酒精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病情恶化;胃肠道疾病患者过量饮酒,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容易引发胃出血、胃溃疡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会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若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和婴儿健康。
警惕“年节陷阱”
“健康饮酒”,牢记这些知识
眼下还是正月,团圆聚会仍有一些。郭洪亮提醒,一定要注意适量饮酒,不贪杯、不劝酒,建议成年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同时,不要空腹饮酒,且避免啤酒、白酒、红酒等不同种类的酒混饮,以免加重肝脏负担。服药后切记勿饮酒。
如果已经饮酒过量或出现昏迷、呕吐等异常情况,怎么办?首先,立即停止饮酒,避免酒精进一步吸收。如果意识清醒,可以尝试催吐。多喝水也可以促进酒精代谢,缓解不适症状。期间,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如果出现严重不适症状,比如意识模糊、昏迷、剧烈腹痛等,要立即就医。建议第一时间将患者的饮酒情况和过往病史告知医生,以便进一步诊断。
作者:王艳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