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广州11区准备这样做

2025-02-08 18:13来源: 央视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央视网消息(记者 刘海林 麦锦婷 魏鑫)风正劲足追潮涌,奋楫扬帆正当时。新春伊始,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广州市委、市政府连续第三年以“新春第一会”的形式,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擂响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催征鼓。2月7日,广州市11区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奋勇争先的干劲闯劲开启新的一年。

  越秀区:认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性紧迫性

  广州市越秀区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动员全区围绕“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工作主线,积极融入“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提质发展“3+3”核心产业体系,稳固信心、实干笃行,坚定走稳走实全域高质量发展之路。

  越秀区委书记郭昊羽表示,要深刻把握大势趋势,清醒认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性紧迫性,推动“效率”与“效益”更加协调、“革故”与“鼎新”更加聚焦、“责任”与“贡献”更加匹配。全区上下要把“干字当头、实字为要”作为主旋律,深入实施“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铆足干劲实现“开门红”,抬高坐标编制“十五五”规划,强化保障发展民生事业,压实责任确保安全稳定,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越秀实践迈出新步伐。

  海珠区:加快建设新质生产力创先区

  当前,海珠区深化实施“数字经济全员全域三年规划”,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新质生产力创先区,推动海珠高质量发展,一如既往践行好走前列、挑大梁、作贡献的使命担当。

  海珠区委书记蔡澍表示,要厚植“传统产业谋新篇”沃土,打造服装纺织产业全国赋能中心,建设环湿地创芯值圈、后航道服务型制造产业集群;做好“会展+招商”“会展+科技”文章,推动展会场次和规模再创新高;勇立“未来产业抢先机”的潮头,建设琶洲港澳客运码头枢纽型垂直起降场,筹建南海心沙低空经济岛;谋划好合成生物、智能网联等未来产业,推动琶洲实验室脑机接口等新成果落地。

  荔湾区:全力构建荔湾“1283”现代化产业体系

  荔湾区提出全力构建荔湾“1283”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以赴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在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新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不断开创荔湾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如何理解“1283”现代化产业体系?荔湾区介绍,“1”是一个总体要求,即着力构建以现代都市工业为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商贸业共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是两个主攻方向,即推动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数智化、绿色化“两化转型”。“8”是六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和两个未来产业。前者包括时尚消费品、激光与增材制造、现代中药与高端医疗器械3个特色优势产业,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新型储能3个新兴支柱产业,后者是指智能无人系统、前沿新材料2个未来产业。“3”是三个现代服务业,即现代商贸、专业服务、文化创意及旅游休闲。

  天河区:加快建设“12126”现代化产业体系

  天河地处战略要冲,位于广州新中轴和活力创新轴的链接点,集聚多个“国字号”平台,多个重点发展片区闻名遐迩。

  天河区委书记谭明鹤表示,天河紧密衔接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构建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4个未来产业“抢滩”、6个现代服务业支撑的“12126”现代化产业体系。天河将以最强的决心、最大的力度、最实的举措大抓产业、抓大产业,掀起新一轮产业大发展热潮,力争全年新引进百亿级产业项目3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0个,新增“四上”企业1500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

  白云区:加快打造“6+6+X”现代产业集群

  白云区提出对接落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打造白云区“6+6+X”现代产业集群,奋力打造广州高质量发展主阵地和动力源,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为广东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白云区委书记何镜清表示,白云区要坚决扛起“经济大区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全力以赴“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聚焦发展5个左右主导产业,做大做强“6+6+X”现代产业集群。要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加快打造集群成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充分发挥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等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建设“6+N+X”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进一步聚力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加快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围绕产业链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引进一批高额度大项目,大力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开发。

  黄埔区:聚力打造五大“增长极” 构建“12136”现代化产业体系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找准定位、选准赛道,在构建全区“12136”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强优势、育新能。

  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黄埔区委书记陈杰表示,要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重点,打造现代产业集群集聚的“增长极”,以数智化、绿色化“两化转型”为主攻方向,以制造业、服务业“两业融合”为动力之源,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更大力度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做优、未来产业培育三大攻坚战,加快打造“万亿制造”的现代“产业旗舰”。

  要以“三城一岛”为承载,打造产业空间高效联动的“增长极”,提升空间能级,打造知识城知识密集型产业“增长极”、科学城智能制造“增长极”、海丝城新业态“增长极”、生物岛生命科学“增长极”。

  花都区:国家级花都经开区发布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及政策

  在花都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花都发布国家级广州花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及政策,发布首批13份政策,成立广州市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联盟,推出2025年重点事项“揭榜挂帅”榜单,凝心聚力谋产业、抓产业、强产业。

  花都区委书记邢翔表示,广州把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战略之举、关键之为。花都作为广州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和大湾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更应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走在前、做示范。花都将坚持产业第一、“智造立区”,实施立柱架梁、数智赋能、筑巢引凤“三大工程”,推动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时尚消费品、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产业、未来产业、现代服务业一体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番禺区:“智造+智核”壮大现代化产业体系

  2月7日,广州市番禺区召开第一季度拼经济促增长暨高质量发展大会,号召全区上下立足当下当季保全年,延续“月月有动工、月月有竣工”“智造+智核”壮大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以赴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

  番禺区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全运年、全力拼,番禺区锚定目标拼产业,以战略思维构建“2104”区域性现代化产业体系,AI赋能产业抢占新赛道。坚持产业第一,对照全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全区凝心聚力抓产业工作格局,建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时尚消费品2个千亿级产业,培育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具身智能等1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壮大科技服务、旅游休闲等4个现代服务业,构建起由塔尖、塔身、塔基和基底4部分组成,可循环的塔式区域性现代化产业体系。

  南沙区:加快打造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2月7日,广州市南沙区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大会动员全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聚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推动南沙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为全国、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南沙动能、贡献南沙力量。

  “南沙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既有机遇的曙光,也有挑战的风雨。”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提出,要重新认识南沙的战略地位、战略优势,在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中展现南沙大担当。要转变思维、换挡提速,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加快培育源动力。用好用足各类创新资源,把创新的主战场放在企业上,大力培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把创新落到产业上。

  从化区:推动实现绿色崛起、弯道超车

  从化区委书记董可表示,2024年,全区狠抓产业、大拼经济,敢于改革、勇于创新,聚焦重点、兜牢底线,推动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新突破。2025年,要拿出非常之举,下足非常之力,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从化实现绿色崛起、弯道超车。

  董可表示,要以产业建集群打造高质量发展“主引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345”知识型制造业发展格局,促进新兴支柱产业“集群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链式改造”、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推动产业赛道从“制造”向“智造”升级。要以创新作驱动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集聚一批具有强大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的现代化制造业企业。

  增城区:加快建设“12613”现代化产业体系

  增城区委书记赵国生表示,全区上下要坚持国家战略所向、广州发展所需、增城产业所能,主动衔接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增城“12613”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力争203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

  增城区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齐头并进,构建科学合理、梯次有序的产业结构。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链长+链主”协同机制,紧盯龙头企业布局产业链,推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培育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坚持喜新不厌旧,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应用先进技术、前沿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智能家居等传统特色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焕新发展;加力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制造业需求布局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科技服务、物流与供应链、旅游休闲等服务业扩量提质,更好为制造业赋能增效。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当日上午,中国海军83舰编队抵达泰国梭桃邑港,开始对泰国进行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当日上午,中国海军83舰编队抵达泰国梭桃邑港,开始对泰国进行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当日上午,中国海军83舰编队抵达泰国梭桃邑港,开始对泰国进行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
17
10月16日,在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开幕式上,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进行飞行表演。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空港经济区开幕,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为观众带来特技飞行表演。
17
2017年,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蔗香镇通过“东西部协作”,引进农业科技企业,依托当地良好的地理气候资源优势,利用荒山坡地,大力发展青柠檬种植4600亩,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农户“家门口”增收。
17
记者从海口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获悉,截至2025年10月15日,海南出入境人员已超2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4%;其中,入出境外国人超过106万人次,同比增长45.1%,入出境外国人占出入境总人数的53%。
16
10月15日,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湾芯展)在深圳开幕,本届湾芯展展览面积超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600家。10月15日,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湾芯展)在深圳开幕,本届湾芯展展览面积超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600家。
16
金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有序开展秋收作业,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金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有序开展秋收作业,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金秋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有序开展秋收作业,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
16
10月15日,在南县南洲镇育才村,农机手驾驶收割机进行水稻收获作业(无人机照片)。南县是湖南省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稻虾产业,2025年南县虾稻米种植面积超60万亩,预计亩产稻谷600公斤。
15
10月14日,工人在位于河北省宁晋县境内的国网邢台北50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建设工地施工。目前,位于河北省宁晋县境内的国网邢台北500千伏超高压变电站建设正在按照节点要求稳步推进。
15
10月14日,建设者在衢丽铁路东西岩站站房候车厅钢网架上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10月14日,建设者在衢丽铁路东西岩站站房候车厅钢网架上进行焊接作业(无人机照片)。
15
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
14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