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
#浙江一家6口出游5人感染甲流#
的消息一度冲上热搜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
对绝大多数健康人群而言
是自限性的
大概7到10天左右就会慢慢好起来
但是, 对于脆弱人群而言
一旦没有及时治疗和干预
就容易引发重症!
近期,仁济医院就收治了一位
66岁的流感重症患者周老伯,
旅游回沪时已经双肺全白!
ICU病床上的周老伯,是今年1月9日进入ICU抢救的。据亲属介绍,去年12月底老伯前往新西兰旅行,不料刚过元旦,周老伯在新西兰北岛时,出现了身体发冷、头疼、浑身无力等症状。
由于人生地不熟,加之不熟悉当地医院,于是老伯服用了随身携带的普通感冒药,计划回沪再就医。
没想到,这一拖,
出现了生命危险!
1月9日旅行结束返程时,
老伯出现了气促、呼吸窘迫
的危险症状。
家属:喘喘喘,没有想到是甲流,就大意了,东方航空的人就和我一起把他带到飞机上,一落地上海浦东,我们马上就来了仁济医院。
抵达医院时,
周老伯的氧合指数只有80,
远远低于300的正常值。
重症医学科团队立即为他气管插管,
并配合俯卧位通气。
一个月来,在抗感染、呼吸支持、免疫支持和营养支持等各种治疗措施下,老伯有所好转,但流感病毒清除非常困难,如今入院1个月,直到昨天(2月7日)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才转阴。
医生介绍,
其实本轮甲流的危重症率并不高
周老伯的情况
与其基础疾病和延误了治疗时间
都有关系
姚立龙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考虑因为他既往有肝病病史,还曾经肝脏切除,本身还有肝炎,加重了甲流本身发展的过程。
专家提醒,流感流行期间,
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自身情况。
皋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高危人群,一般首先是年龄,老年人65岁以上的、小孩小于5岁的,特别是小于2岁的,要特别当心;孕产妇、过度肥胖的、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有慢性肺部疾病、有心血管的疾病或者有肾病、肝病、有内分泌代谢的一些疾病,以及肿瘤患者、一些长期服用激素免疫受限的患者,这类人群要特别小心。
如果需要出国旅游,医生建议准备好流感特效药和指脉血氧仪,如果出现高热不退、精神不振、特别是“气促” 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尽早干预,从而减少甚至避免重症和危重症发生。
皋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其实在世界各地,流感都是一个流行季节,所以在任何地方都要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对于出外旅游的居民而言,可以携带一些药物,还要熟悉周边的就医环境,同时要了解一些相关的病情判断的标准,比如说呼吸频率的增快、氧饱和度的下降,可以随身携带一个氧饱和度(监测仪),这样便于及时了解自己的生命体征,从而来判断是否要及时去就医。
注意各种卫生习惯,
保持生活环境整洁、通风良好,
如果出现身体不适,
一定要注意休息,
尽早就医诊治!
记者:周文韵
摄像:王思远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