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的哈尔滨,每一缕寒风都裹挟着独特的人间烟火。春节期间,记者穿行于街巷之间,发现哈尔滨人用酸甜苦辣咸五重滋味诠释着新春的别样风情,让传统年俗与现代生活碰撞出炽热的火花。
酸:冰糖葫芦唤醒“味蕾记忆”
“嘎嘣脆的冰糖壳,配上冻梨芯儿,这酸爽才正宗!”在中央大街一个售卖糖葫芦的摊位前,摊主赵师傅正给糖葫芦挂上晶莹的“冰衣”。冻梨、蓝莓、山楂三拼糖葫芦成为今年热门,游客们搓着手排队,北京来的王女士咬开糖壳时,酸得眯起眼睛:“这酸劲儿直冲天灵盖,可回甘时又甜得暖心窝,这不就是个生活的滋味?”
甜:年货摊前的“幸福滋味”
道里区一家年货大集内人声鼎沸,六岁的塔塔盯着糖果摊上的各式糖果直咽口水。“来孩子,尝一口这个酥糖,花生碎掺得足,咬一口直掉渣!”旁边刚付完款的张女士正把糖盒塞进快递箱:“给广州闺女寄两斤,她就馋这口掉渣的甜”。大集尽头飘来阵阵蒸汽,售卖粘豆包的摊位前排起长龙。大黄米裹着芸豆沙的胖团子在笼屉里挨挤,出锅时个个油亮滚圆。王大娘捧着刚买的粘豆包笑道:“现在的娃总吃洋点心,哪知道这粘豆包蘸着绵白糖的甜才叫扎根的甜。”
苦:凌晨三点的“守岁宴”
大年初一凌晨3点,火车司机何志成的家里飘出酸菜白肉的香气。妻子掀开锅盖,白雾裹着酸香冲上天花板。匆匆扒拉几口饭,何志成就要赶往机务段发车。在哈尔滨,许多家庭的新年钟声伴着凌晨的汽笛——有的是为赶早市,有的是为值守岗位,热腾腾的饭菜混着蒸汽升腾,氤氲出最暖心的年味,这是独属奋斗者的年味。
辣:风雪中的“热乎劲儿”
零下20℃的铁顺街上,刚刚跑完一单的外卖骑手陈锋拧开保温杯,一瞬间,姜辣混着胡椒的辛香劈开寒风。这壶特制暖身汤是妻子特意熬的——带皮老姜拍出汁,加胡椒、红枣文火慢煨。“灌两口就像揣了个小火炉!”他给一旁的扫雪大爷倒了半杯,大爷笑得露出豁牙:“这就是咱们哈尔滨冰天雪地里捂热乎的人心。”
咸:火车站内的“离别之泪”
大年初六的哈尔滨站,农民工赵刚将母亲腌的咸菜塞满行囊。“这咸菜比啥山珍都金贵”,火车站内,游子们擦拭着湿润的眼角。记者从哈铁部门获悉,2月3日哈铁迎来返程高峰,预计发送旅客43.1万人次。火车站内游子离别的泪滴,成为他们心中最珍贵的“咸味年货”。
当年夜饭的余温散去,当冰雕渐融成春水,哈尔滨的年味却渗进城市的肌理——糖葫芦的酸裹着冰碴,酥糖的甜腻在心头,姜辣的暖意从掌心传到陌生人的袖口,咸涩的泪珠终将化作归途的星光。这座用冰雪写诗的城市懂得:所谓年味,不过是万千凡人捧出滚烫的心气,把寒冷的日子过成热气腾腾的人间。
转自: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