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蛇具有丰富多样的形象和寓意,有时也被认为具有一些特殊的力量。蛇都有哪些“超能力”呢?让我们跟着市绿化市容局一起来看看吧↓
01
蛇能吞象?
在民间传说故事里,有“蛇吞象”这一说法。虽说这明显是夸张之辞,却也足以表明蛇强大得令人称奇的吞食能力。
蛇的身体构造极为特殊,与常见动物大相径庭。它们不像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有着坚硬的下颌骨连接方式。蛇的下颌骨左右两边并非紧密相连,而是靠富有弹性的韧带松弛地连接,这就使得蛇嘴能张开到令人惊叹的角度。
一般情况下,蛇嘴张开角度可达130度,有些甚至能超过180度 ,如此便能将嘴张得很大,进而吞下比自身大得多的食物。不妨想象一下,要是人类能把嘴巴张到这种程度,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
不仅如此,蛇的肋骨也十分灵活。由于没有胸骨的限制,肋骨可以自由地扩张和收缩。当蛇吞咽猎物时,肋骨会像手风琴一样伸展,为容纳庞大的食物提供充足空间。这些独特的身体构造,赋予了蛇强大的吞食能力,使其能够吞下比自己头部大很多倍的猎物。
02
蛇的无足之“行”
在动物的奇妙世界里,蛇绝对是独特的存在。它们没有脚,却能在地面上快速爬行,这种神奇的能力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奥秘呢?
蛇之所以具备这样的本领,关键在于其特殊的身体结构。蛇没有胸骨,肋骨得以自由地前后活动。当肋皮肌收缩时,肋骨便向前移动,带动鳞片也跟着向前。有趣的是,这个时候,仅仅是鳞片在动,蛇身却保持静止。紧接着,鳞片向后移动,鳞片的后缘一旦接触到凹凸不平的地面,就会产生反作用力,而正是这股反作用力,将蛇身稳稳地推向了前方。
整个过程就像一场精妙的舞蹈,鳞片是蛇的“隐形舞步”,在地面的配合下,推动着蛇灵活前行。无论是在草丛中穿梭,还是在岩石间攀爬,蛇都能凭借这种独特的运动方式,轻松应对各种复杂地形。
03
24小时“盯梢”:蛇类不闭眼的秘密
在很多人印象里,蛇的眼睛圆润而明亮,恰似两颗镶嵌在头部的宝石,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然而,这双看似炯炯有神的眼睛,实际视力却并不出色,仅能分辨物体的移动。
乌梢蛇(图片来源于网络)
蛇眼的构造极为独特,与大多数动物不同,它并没有活动的眼睑,取而代之的是一层固定的透明薄膜,如同为眼睛量身定制的隐形眼镜,时刻守护着眼球。也正因如此,蛇的眼睛始终保持睁开的状态,无论白昼黑夜,都不会有 “闭眼” 的时刻,让人觉得它似乎时刻都在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哪怕是在休息或冬眠时,这双眼睛依旧维持着睁开的模样,在透明薄膜的覆盖下,默默感知着外界的动静。
04
蛇的“热追踪”超能力:红外成像
在神秘莫测的动物世界中,蝮蛇类拥有一项令人惊叹的 “热追踪” 超能力 —— 红外成像,而这一神奇能力的关键就藏在它们头部那精巧的构造里。
蛇颊窝的细节特征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蝮蛇的颊窝,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杰作,巧妙地坐落于头部,处于鼻孔与眼睛之间。它形似一个小室,大小略大于鼻孔,呈现出独特的凹陷状。这个看似普通的小室,内部构造却极为精妙,被一层薄膜精准地分隔成内外两部分。外部通过一个小孔与外界空气顺畅相通,形成了与外界环境的微妙连接。
最为神奇的是,这层薄膜之上布满了红外传感器,它们就像一个个高度敏锐的微型探测器,与三叉神经纤维紧密相连,构建起一套精密的感知网络。凭借这套精妙绝伦的感官系统,蝮蛇对环境温度的细微变化展现出超乎寻常的敏感性,哪怕是千分之一摄氏度的温度波动,都难以逃过它的“感知雷达”。
这一强大的热感能力,赋予了蝮蛇在复杂环境中独特的生存优势。无论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晚,还是在幽深昏暗的洞穴之中,蝮蛇都能轻松探测到温血动物的踪迹。它们能够精准地捕捉到猎物散发的微弱热量信号,就像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清晰地“看”到猎物的一举一动,进而准确判断猎物的距离,发动迅猛而致命的攻击。同时,这一能力在自我防御时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帮助蝮蛇及时察觉潜在的威胁,迅速做出应对,在危机四伏的自然界中赢得生存先机。
与蝮蛇的颊窝功能异曲同工,蟒蛇的唇窝同样拥有类似的红外感知能力。蟒蛇通过唇窝上的特殊感应器官,敏锐地捕捉周围环境中的热量变化,悄无声息地靠近猎物,发动突袭,在捕食战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
资料:市绿化市容局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