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中国台湾艺人徐熙媛家人证实,她在日本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终年48岁。
徐熙媛的突然去世引起了大众的关注,流感为何会致命?又该如何科学防治?记者针对相关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
01
什么是流感?
重医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晓慧介绍,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流行特点,常在冬春季流行。主要分为甲流、乙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
“流感与普通感冒在症状上是不一样的。”王晓慧介绍,流感的全身症状通常比普通感冒更重,主要表现为39-40℃的高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等不适。而对于普通感冒,发热、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以鼻塞、流涕、嗓子疼为主要表现。
02
得了流感硬扛行不行?
重医附一院感染科主治医师李佳俊称,流感属于自限性疾病,若无基础疾病,通常在发病3-5天时,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会逐渐缓解。若精神状况尚可、无严重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建议居家观察,多饮水,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
如果出现高热(>39°C持续超过48小时)、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胸痛、严重咳嗽、严重呕吐腹泻或持续的体力不支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急诊部主任艾山木表示,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或免疫力较弱群体,要格外警惕上呼吸道感染。即便正常人群感染流感,也将导致抵抗力下降,继发其它疾病。
艾山木介绍,前不久,该院就接诊了一名60岁的男性患者,在咳嗽6天后,出现呼吸困难,随后家属拨打120将其送进市急救中心。“我们发现老人感染了甲流。经检查,老人肺部感染伴I型呼吸衰竭,还有酸中毒、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等。”艾山木说,因病情危重,被收入了重症监护室。
03
出现症状超过48小时,抗病毒治疗就没用了吗?
王晓慧介绍,流感发病的48小时被称为自救的“黄金48小时”。在起病48小时内用药,可以在早期清除病毒,减少重症几率,降低死亡风险。抗病毒药品的说明书上也会提示“在流感症状开始的48小时以内使用”。
“超过了48小时,抗病毒治疗仍然有用。”王晓慧说,药物可以控制病毒复制、减少炎症反应、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家庭接触人员被感染的风险,但必须遵医嘱用药。尤其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比如老人、儿童、孕产妇、有慢性呼吸和心血管等基础疾病人群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
04
如何科学预防流感?
李佳俊表示,科学预防流感,尤其是对于高危人群来说,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
那什么时间接种流感疫苗最合适呢?王晓慧介绍,流感疫苗接种后,通常要2-4周才能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因此,一般推荐在冬季流感流行以前进行疫苗接种,多数在9-10月份。当然,过了这个时间也可以接种。
王晓慧还提醒,疫苗保护性的抗体在6-8个月后开始下降,1年后显著降低。另外,流感病毒在持续变异,每年流行的毒株类型往往都不一样,不同毒株之间的抗体没有交叉保护,或者交叉保护的作用很弱。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都接种。
此外,还可采取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流行期,特别是同居或工作环境密切接触、可能密切接触过流感的易感人群,需要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其次,要做到勤洗手,佩戴口罩。流感通过飞沫传播,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减少传播的风险。
最后,要避免与流感患者接触。减少流感高发季节外出,尤其是在流感流行期,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记者:李周芳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