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头孢!吃这些药都别喝酒!

2025-02-03 09:25来源: 安徽交通广播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日,外省民警接到紧急求助称一名女子陷入昏迷,原来该女子服用头孢后又喝了酒,好在经过医治,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聚甚欢,气氛到了免不了喝上一口,这时候千万别忽视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正在服药,一顿酒下去可能会致命!

  吃了这几种药

  酒万万喝不得

  一般情况下,只要在吃药,就应尽量避免饮酒,特别是服用了以下几种药物时:

  抗菌药物(头孢类等)

  大部分头孢类药物都含有类似双硫仑化学结构的甲硫四氮唑基团,若在服药前后饮酒,可能会导致双硫仑样反应。双硫仑样反应包括面部潮红、结膜充血、视物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惊厥,甚至死亡等。

  一旦出现此类反应,应及时停药和停用含酒精类制品,症状轻者可自行缓解,较重者需送医院吸氧及对症治疗。

  另外,并不是只有含“头孢”两字的药才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很多抗菌药物都不能在饮酒前后服用,例如:

  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诺氟沙星

  大环内酯类:琥乙红霉素、红霉素

  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

  硝基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硝呋太尔

  抗真菌类:酮康唑、灰黄霉素

  抗结核类:异烟肼

  磺胺类:复方磺胺甲恶唑

  这些食品及药品也不能和头孢同食

  春节临近,色彩缤纷的酒心巧克力成为不少人“年货清单”上的必选项。外层巧克力浓郁醇厚,咬上一口,酒心液体四溢,光是想想就让人垂涎三尺。不过要注意,如果同时服用头孢类药物,这份甜蜜可能变“惊吓”。

  除了我们熟知的酒心巧克力,还有一些含有酒精的药品及食品同样不可与头孢一起“混搭”,如藿香正气水、药酒、生腌海鲜、腐乳、辅料含有乙醇的注射剂等。

  非甾体类消炎药

  这个类别中有不少生活中的常见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这类药物若遇上酒精,消化道就要遭殃了,有些是增加肝毒性,有些是引起胃黏膜病变或胃溃疡复发,增加上消化道出血风险。

  注意:大多数复方感冒药都可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

  镇静催眠药

  如巴比妥类、苯二氮䓬类、水合氯醛等。酒精会加速这类药物的吸收速度,同时降低代谢速度,加之酒精本身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可能会加强镇静催眠的效果,导致嗜睡加重、反应灵敏度降低、注意力分散、协调能力差,严重时甚至可能致命。

  部分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同样具有镇静催眠的副作用,服用期间也应避免喝酒。

  降糖药

  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磺酰脲类降糖药等。由于酒精本来会促进胰岛素分泌,饮酒后血糖降低,如果此时再服用降糖药,就可能会冒虚汗、心跳加快、颤抖、昏迷。

  降压药

  如利血平、硝苯地平等。过量饮酒会导致血管扩张、抑制交感神经及血管运动中枢、减弱心肌收缩力。如酒后服用降血压药,将会使小血管进一步扩张,血容量减少,血压骤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或晕厥。

  此外,如舍曲林、氟西汀等抗抑郁药物也应避免在饮酒前后服用。

  酒后难受如何解?

  这4种行为“雪上加霜”

  催吐

  虽然催吐可通过吐出部分酒水,起到一定的醒酒作用,但实际上非常危险。

  抠喉咙时,如果指甲过长或用力过猛,可能会抠破咽喉部。

  催吐过程中,如果饮酒者突然意识不清,已吐出的内容物很容易被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强制性抠吐会加重食道损伤,轻则导致反流性食管炎、食道溃疡,重则引发大出血。

  洗澡

  酒精会抑制肝脏活动,阻碍糖原释放。同时,饮酒后交感神经兴奋会消耗大量血糖。如果酒后立刻洗澡,体内血糖无法得到及时补充,容易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甚至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此外,热水澡还会使血管扩张,易导致脑供血不足,增加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平卧

  很多人醉酒之后意识模糊,随意平躺,昏昏大睡。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王立祥提醒,酒后正确的睡姿应该是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堵塞气管,引起窒息。要注意的是,醉酒的人睡眠中可能会翻身,此时家人可在其后背处放一个枕头,帮助其保持睡姿不变。

  喝咖啡、浓茶

  有人认为喝咖啡、喝浓茶有助于促进酒精代谢,这其实是误区。

  医生指出,咖啡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既不会加速酒精代谢,也不会减轻对身体的伤害。饮酒后再喝咖啡,会刺激神经中枢系统,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引发头晕、头痛等不适的症状。

  而茶的主要成分茶碱具有利尿作用,容易造成身体缺水,还会促使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进入肾脏,影响肾脏功能。

  做到这些事 小酌更放心

  勿空腹

  喝酒前可先食用一些高脂肪、高蛋白或高碳水类食物(如酸奶、馒头、面包、面条或米饭等),既能避免醉得太快,也能减少酒精对食管、胃产生的直接刺激与损伤。

  勿混喝

  各种酒混在一起喝,会让我们不自觉地饮酒过量。而且,两种以上的酒混着喝还会表现出某种“协同作用”,对人体伤害更大。

  一些人认为酒中加入碳酸饮料可以稀释酒精浓度,也能让口感变好。其实,这样容易越喝越多。而且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会撑大胃的容积,加快酒精从胃进入小肠的速度,小肠比胃对酒精的吸收能力要强得多,所以更易醉酒。

  要适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醒,如果喝酒,成年人一天饮酒的酒精量建议不超过15克。

不止头孢!吃这些药都别喝酒!

  图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别太快

  饮酒后,乙醇在几分钟内就能进入血液,只需30-120分钟,血中的乙醇浓度就可达到最高。喝得快会让乙醇浓度升高得快,很快就会进入醉酒状态。

  酒后警惕“5症状”

  1.剧烈头痛。酒精会刺激到神经,大量饮酒可能会加重神经性头痛,饮酒后若出现剧烈头痛,需立即就医。

  2.血糖降低。酒精经由肝脏代谢,会增加肝细胞中酶的消耗,容易引发低血糖,甚至导致昏迷。低血糖昏迷超6小时,患者可能出现中枢神经损害、脑水肿等症状,严重可危及生命。

  3.上腹部剧痛。酒精进入胃部会刺激胃酸分泌,促使胰腺分泌增加,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导致患者上腹剧烈疼痛,严重可诱发猝死。

  4.呼吸费力。酒精会抑制血小板的生成,增加脑出血风险。酒后脑出血会使患者出现呼吸费力、眩晕不已、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可能致死。

  5.过度呕吐。饮酒过量可能导致酒精中毒,引发过度呕吐。

  春节相聚,觥筹交错,把酒言欢时,别忘要适度,服药忌饮酒,愿大家平安祥和过大年。

  转自:苏州健康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乙巳春节,神州大地人潮如织,消费市场人气旺盛。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年”的味道愈发醇厚,“节”的内涵不断延伸,山川湖海、全球共庆。哈尔滨冰球馆内,制冷、浇冰工作紧张忙碌,工作人员为即将开幕的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精心护航……  乙巳新岁启,神州万象新。
05
新华社记者 徐弘毅 摄  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林琳介绍,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和说话等方式经空气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杨京华说,儿童流感典型症状还包括咳嗽、流鼻涕、喉咙痛等,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05
立春过后,随着气温回升,位于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县交界的黄河壶口瀑布近日冰雪消融,水量大增,再现壮美瀑布群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拍照打卡、赏瀑过年。2月4日,黄河壶口瀑布冰雪消融,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05
大批市民游客来到北京地坛公园参加在这里举办的春节文化庙会,感受春天气息。
04
春节假期期间,福州市千年古街三坊七巷的游人络绎不绝,众多头戴“三条簪”和“簪花”的游客在此打卡拍照,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欢度春节。
04
春节期间,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天荣民俗生态园现代化日光温室种植的草莓迎来采摘季。近年来,当地通过无土栽培等现代化草莓种植技术,推动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04
今年春节是北京中轴线和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迎来的首个春节,北京中轴线上布置了许多春节装饰。今年春节是北京中轴线和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迎来的首个春节,北京中轴线上布置了许多春节装饰。
03
请跟随亚冬会吉祥物“滨滨”和“妮妮”,一同打卡“冰城”各大地标建筑和热门景区,领略哈尔滨冰雪文化魅力。请跟随亚冬会吉祥物“滨滨”和“妮妮”,一同打卡“冰城”各大地标建筑和热门景区,领略哈尔滨冰雪文化魅力。
03
2月2日,在北京王府井中国照相馆,徐先生一家三代同堂拍摄全家福。正月初五,北京王府井中国照相馆内洋溢着浓浓年味,众多家庭以拍摄全家福的方式庆新春。正月初五,北京王府井中国照相馆内洋溢着浓浓年味,众多家庭以拍摄全家福的方式庆新春。
03
春节期间,在天山脚下的新疆白云国际滑雪场,一场春雪让雪友们颇感欣喜,也让滑雪教练们更为忙碌。每到雪季,这座大众滑雪场都人流不断。
02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