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北京厂甸庙会被誉为中国庙会之首,已有400年历史。今年,春节和中轴线两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厂甸庙会相遇,各类文玩、非遗手工艺品、特色小吃琳琅满目,展现了非遗古今交织的独特魅力。市民感叹,“逛厂甸”老北京的独特春节氛围回来了。
厂甸庙会开市演出/记者拍摄
上午10点多,厂甸庙会所在琉璃厂东、西街里,写福字、非遗体验、打卡盖章、主题展览等,市民游客在互动体验中更深入地感受、了解传统文化。“春节的氛围很浓,也可以让孩子感受一下这种传统的节日,对这种传统文化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概念。”“增加了好多新的元素,有自动的AI机器人,年味挺浓的。”
舞狮演出/记者拍摄
铜人与游客互动/记者拍摄
市民朱先生和老伴儿逛着庙会,回忆起儿时的庙会场景。“60年代那会儿搭的那个大席棚,加上生活没有现在好,大家伙都盼着,很热闹。有小吃的,有卖风车的,卖空竹的,有杂耍的,说相声的。今年就跟那差不多,恢复那个年味了。”
“谁先笔下生春风,金榜题名学业成。”一场沉浸式快闪演出拉满春节年味儿。今年春节,厂甸庙会融合“文人雅韵”“人间烟火气儿”,汇集了多种年货产品、热饮小吃、游乐体验项目,包括年宵花售卖、灯光秀、“年味儿”文创和机器人展示等内容。
庙会上为游客写福字,送祝福/记者拍摄
机器人写福字、送祝福/记者拍摄
一个商铺里的机器人写福字、送祝福,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看。“第一次看到,我觉得写得很好,现在我们国家的科技太棒了。”观众说。
还有中轴线糖葫芦花车创意十足。“包装上正好是咱们中轴线上15个建筑群,同时内部的果子有15个,对应的15个建筑群。外包装全长78公分,对应的是中轴线全长7.8公里。”摊主说。
中轴线糖葫芦花车创意十足/记者拍摄
厂甸庙会/记者拍摄
今年厂甸庙会推出餐饮摊位/记者拍摄
厂甸庙会的文艺演出/记者拍摄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于2024年12月4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始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厂甸庙会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逛厂甸”是老北京人独特的春节记忆。
今年是春节申遗成功的第一年春节,从正月初一开始,2025厂甸庙会开市,中国书店海王村市集同日开市。
北京市西城区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华介绍,厂甸庙会更突出的还是文市庙会的特色,有很多非遗项目,比如一得阁的制墨技艺,荣宝斋的木板水印,还有像北京兔爷,很多老北京的特色。另外还推出了现场文艺演出,比如中国书店贺岁亲子剧、宏宝堂有曲艺的表演,还有沉浸式的巡游表演。今年还推出了灯光秀,也特别推出了餐饮摊位,让大家游玩的更加尽兴。今年厂甸庙会的举办时间,从1月29日大年初一到2月4日大年初七,开市的时间从上午10点到晚上7点。
内容来源:北京交通广播记者任雪娇、孙媛,主编程艳
编辑:北城
值班主编:彭菲
监制:赵鹏
作者:任雪娇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