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扭秧歌扭成“春晚显眼包”!背后的黑科技出自他们之手

2025-01-29 15:22来源: 封面新闻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

  2025年蛇年春晚的舞台上,《秧BOT》节目开场,一群穿着花棉袄的机器人在现场扭起了秧歌,机器人们还会变换队形、舞动身体,多角度转手绢。有网友表示:“机器人扭秧歌到底是谁想出来的?”很快,“机器人扭秧歌”等相关词条登上热搜。记者了解到,这些机器人都来自杭州宇树科技。

  1月28日晚,宇树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春晚上的“显眼包”机器人为公司2023年8月推出的Unitree H1,2023年、2024年的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英伟达GTC大会,还有张艺谋导演的《澳门2049》长期2年驻场舞台剧,都有它们的身影,而此次春晚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全AI驱动全自动集群人形机器人表演。

机器人扭秧歌扭成“春晚显眼包”!背后的黑科技出自他们之手

  央视春晚上的机器人表演

  “可能大家会觉得机器人形象机械又呆板(只有骨架,去掉皮肤)。但这其实是演出团队精心设计的巧思,就是为了与灵动的舞蹈艺术家形成强烈的反差。”相关负责人说,这种反差感不仅没让表演违和,反而让整个表演更具张力,机器人们一亮相就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目光。

机器人扭秧歌扭成“春晚显眼包”!背后的黑科技出自他们之手

  宇树科技供图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机器人表演时的“秘密武器”是AI驱动全身运动控制技术,最大关节扭矩能达到360N・m,再加上360°全景深度感知技术,周围环境的一举一动也能精准掌握。并且通过先进的AI算法,机器人们能完美“听懂”音乐,不管是欢快的节奏还是优美的韵律。

机器人扭秧歌扭成“春晚显眼包”!背后的黑科技出自他们之手

  宇树科技供图

  节目最后,机器人们腕部电机搭载的抛放线机构,转手绢、飞手绢的动作让观众惊呼。“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超硬核的技术在撑腰,高精度3D激光SLAM定位和导航技术让机器人在复杂的舞台环境里也能精准找到自己的位置;先进组网方案和时间同步技术保证它们在复杂的网络环境里也能稳定连接,不掉链子;强大的集群协同控制系统让它们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就算舞台上突然‘状况百出’,也能hold住。”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大批市民游客来到北京地坛公园参加在这里举办的春节文化庙会,感受春天气息。
04
春节假期期间,福州市千年古街三坊七巷的游人络绎不绝,众多头戴“三条簪”和“簪花”的游客在此打卡拍照,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欢度春节。
04
春节期间,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天荣民俗生态园现代化日光温室种植的草莓迎来采摘季。近年来,当地通过无土栽培等现代化草莓种植技术,推动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04
今年春节是北京中轴线和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迎来的首个春节,北京中轴线上布置了许多春节装饰。今年春节是北京中轴线和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迎来的首个春节,北京中轴线上布置了许多春节装饰。
03
请跟随亚冬会吉祥物“滨滨”和“妮妮”,一同打卡“冰城”各大地标建筑和热门景区,领略哈尔滨冰雪文化魅力。请跟随亚冬会吉祥物“滨滨”和“妮妮”,一同打卡“冰城”各大地标建筑和热门景区,领略哈尔滨冰雪文化魅力。
03
2月2日,在北京王府井中国照相馆,徐先生一家三代同堂拍摄全家福。正月初五,北京王府井中国照相馆内洋溢着浓浓年味,众多家庭以拍摄全家福的方式庆新春。正月初五,北京王府井中国照相馆内洋溢着浓浓年味,众多家庭以拍摄全家福的方式庆新春。
03
春节期间,在天山脚下的新疆白云国际滑雪场,一场春雪让雪友们颇感欣喜,也让滑雪教练们更为忙碌。每到雪季,这座大众滑雪场都人流不断。
02
春节期间,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夜游活动,游客们赏花灯、看民俗、逛古城,在流光溢彩的夜景中热闹过年。春节期间,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夜游活动,游客们赏花灯、看民俗、逛古城,在流光溢彩的夜景中热闹过年。
02
蛇年新春,中国各地乡村年味浓郁,村民们的饭桌上,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从过去的“吃饱就行”到如今的“吃出健康、吃出品质”,精致而健康的饮食折射出民众舌尖满满的幸福。
02
南京推出超500个文旅活动吸引市民举家出游……  在光影魅力中感受春节喜庆氛围,观影成为许多家庭的“新年俗”。2025年1月29日,小朋友在位于北京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的“过年——春节主题展”上体验“吹糖人”。
01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