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佘惠敏
春节将至,中国人工智能(AI)公司密集发放节日大礼包,展现出2025年大模型竞争的新动向。仅1月20日一天就有4家公司推出新品:深度求索公司DeepSeek发布了DeepSeek-R1模型,月之暗面公司Kimi推出了k1.5多模态思考模型,两家公司新模型性能都对标OpenAI o1正式版。MiniMax海螺上线语音功能,字节豆包上线实时语音大模型,很明显是在对标OpenAI的实时语音功能。
自2022年11月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发布GPT-3.0引燃全球AI大模型热潮以来,全球科技厂商纷纷入局,密集上线大模型。
OpenAI的火爆来自“大力出奇迹”路线,以规模作为大模型的制胜法宝。但这也让AI大模型的发展陷入了一个怪圈:为追求更高的性能,模型体积不断膨胀,参数数量呈现指数级增长。这种“军备竞赛”型开发模式,带来了惊人的能源消耗和训练成本,难以为继。受大模型训练的高昂成本拖累,OpenAI在2024年的亏损额可能达到50亿美元,业内专家预计到2026年其亏损将进一步攀升至140亿美元。
而中国公司运用剪枝、量化、知识蒸馏等一系列创新技术,开启了大模型“瘦身”新风尚,走出一条“小而强”的新路径。以DeepSeek为例,R1在多个基准测试中与美国OpenAI公司的o1持平,但成本仅为o1的三十分之一。模型性能的追赶速度也很快,OpenAI推出正式版o1模型是在2024年12月,仅仅1个多月后,DeepSeek就发布了性能相当的R1模型。
DeepSeek的成功证明,大模型创新不一定要依赖最先进的硬件,而是可以通过聪明的工程设计和高效的训练方法实现。这种技术突破不仅降低了AI大模型的硬件门槛和能源消耗,更重要的是为AI技术普惠化铺平了道路。因为更小的模型意味着更低的部署成本、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在医疗、教育、制造等诸多领域,轻量级AI模型都将带来革命性的转变。
从信息技术发展历史看,“小型化”进程也是大势所趋。计算机曾是占据整个房间的大型机,后来发展成可作为桌面设备的电脑,又进化为便携式笔记本。手机从古早的砖头式“大哥大”,改进为小巧的功能机,又进化至如今的智能终端。DeepSeek的成果,标志着AI大模型正在经历类似的进化过程。这种“小而强”的AI模型,将推动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向千家万户,从云端走向边缘端。
模型并非越大越好,而是越精越妙。大模型“瘦身”促进了AI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为了在减少参数的同时保持甚至提升模型性能,研究人员不得不深入挖掘模型架构的优化空间,探索更高效的算法和训练方法。这一过程推动了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的发展,也为相关技术的跨领域应用开创了新局面。
当然,大模型“瘦身”没到终点站,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在保证模型性能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程度的“瘦身”,是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瘦身”后的模型如何在不同场景下保证适应性和稳定性,也需要进一步验证和优化。
在快节奏的商业环境中,高效、灵活、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更具竞争力。追求极致性价比,一向是中国公司的强项。在诸多中国公司的竞争中,AI大模型正从曾经的“庞然大物”逐渐蜕变为轻盈高效的“智慧精灵”,在保持强大认知能力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计算资源的消耗。中国公司也从模仿者和追随者,逐渐转变为创新者和引领者。展望未来,大模型“瘦身”后必将走向更宽广的坦途。(佘惠敏)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