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西藏定日地震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眼下正是寒冬腊月,定日近期的最低气温都在零下十摄氏度以下,寒冷的天气对于灾区是严峻的考验。地震发生以来,各方全力以赴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多措并举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定日县长所乡古荣村是这次地震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全村40多户大约200位受灾群众已经全部搬进板房。现在他们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呢?
1月22日,记者探访定日县长所乡古荣村安置板房。
村民边巴顿珠告诉记者,他们一家7口人分到了两间板房,其中一间居住,另外一间用作了仓库,存放着从倒塌房屋中转移出来的贵重物品和新分发的救灾物资。
据了解,地震发生后,当地先后设立了336个安置点,搭建帐篷8241顶,妥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49977人。专业的施工队伍,正在迅速搭建过渡安置移动板房,截至1月23日,已搭建完成6628间,入住6386间13048人。灾区水电路、通讯、网络得到全面保障,已经恢复快递物流。在定日县最大的应急物资储备库,从地震发生以来,这里持续有物资运往各受灾乡镇,把帐篷、棉被、床具、炉子等物资运送到群众身边。
各安置点的生产生活恢复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森嘎村的板房区,记者见到了村支书巴桑,他带着全村人熬过了抗震救灾最为艰难的阶段,如今600多名村民在19日已全部住进板房。如何帮助村民在板房区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成为了巴桑的工作重点。
为确保受灾群众能够温暖过冬,巴桑在村里组建了“党员服务队”,队员们每天挨家挨户收集村民的求助信息。这天,曾经经营过藏餐馆的洛桑卓玛找到巴桑,说家里要供孩子读大学,需要收入,希望能在板房区重新开一家藏餐馆。
地震前,森嘎村有十个小超市和三家藏餐馆,大家都想率先恢复营业,但板房区条件有限,只能先开一家餐馆、一家超市。村党支部决定,谁来经营,由村民投票选出,并明确规定禁止涨价。
22日,震后森嘎村的第一家餐馆和第一家超市开始营业。这次获得超市经营权的是韦权,他到森嘎村有十年了。
住进板房,用上取暖设施,吃上热饭,喝上热茶,村民的生产生活正在慢慢恢复。失去家园虽然伤痛,但生活还要继续,重建家园是他们眼下最大的期盼。近日,专业建筑团队已抵达定日震区,正在开展地形勘探工作,为新村重建收集数据。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讨论着新家的建设,满心期待着早日重建家园。
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除了衣食住行这些基本保障,每天还都有很多暖心的故事在发生。得知参与救灾的部队很快就要撤离了,长所乡的干部群众送来一面锦旗。
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复,前些天负责热食保障任务的武警日喀则支队官兵也即将撤离。撤离前,他们还想为受灾群众多做点事,了解到安置点用电可能存在风险,负责营区线路保障的战士王瑶又匆忙提着工具箱赶往安置点。
武警日喀则支队王瑶:“检查发现,主要存在线路脱落和电流过大等情况,我们定期对安置点用电安全进行检查,确保用电安全,让老百姓过上安全年。”
在持续多日的保障任务里,武警日喀则支队的官兵们和受灾群众建立了深厚情谊。
武警日喀则支队孙健:“来到这边后,我收到一个小朋友(旦增普赤)的两封信,第一封在1月11号送到我手上,第二封在1月15号送到我手上,都是送到之后就害羞地跑了。我们去热食保障点送食物和物资的时候,很多小朋友过来争先恐后地跟我们握手。手里面有糖的时候,给我们送糖,他们真的好童真的样子。让我们保重身体,天天努力工作也要好好穿衣服,注意自己的身体。还有写我们当兵的很帅,给其他人帮助,写了很多。”
孙健是旦增普赤在武警日喀则支队最要好的朋友,连日来的相处,她把孙健当成了哥哥,孙健也将她当作自己的小妹妹,去定日县城采购物资,孙健还专门给她带了一套水彩笔。旦增普赤用这些笔在纸上勾勒出一朵花,送给了官兵们。前几天,旦增普赤看到部分武警官兵开始撤离,她急忙赶来,和他们约定,9月份要再来看看她。
心与心的沟通,正在慢慢抚平伤痛,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在流动巡诊车旁,村民平措来检查肋骨恢复情况,地震中,他肋骨出现骨折,经过一段时间住院治疗后,已经明显好转。在每日的巡诊中,医生们碰到最多的就是像平措这样的外伤类病人。
次旺欧珠是日喀则吉隆县医生,地震发生当天,他和医院的10名医护人员就来到受灾最严重的长所乡支援,半个多月过去了,他们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坚持流动巡诊,为安置点群众就医提供便利。
对于特殊人群、重点对象,医护人员都会上门问诊。长所乡茶江村95岁的奶奶次仁仓在地震中手腕受伤,医护人员们每天上门为她换药。
地震发生以来,26个医疗救助点、18辆流动医疗车、百余名医护工作者为受灾群众提供了最及时的医疗保障。在各个安置点,医护人员对村里的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进行随访,叮嘱他们注意事项。碰到情绪波动较大的受灾群众,他们都会耐心安抚。
“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是党中央对西藏定日抗震救灾工作的明确要求。寒冬送温暖,从帐篷到板房,更多受灾群众正在搬进相对温暖的住处。水、电、交通、网络、医疗等多方位的恢复,为受灾群众温暖过冬提供了有力保障。恢复重建也在科学谋划、有力推进。按照统一规划、统拆统建、补齐短板的原则,将先行推进民生项目和公共服务设施重建,统筹谋划民房重建、整村推进、特色小城镇及产业发展等工作。大寒之后就是立春,信心和希望正在震后的雪域高原上汇聚。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