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界纪录!中国“人造太阳”将如何改变人类生活→

2025-01-24 08:10来源: 央视一套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月20日,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在安徽合肥创造新的世界纪录,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的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标志我国聚变能源研究实现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什么是“人造太阳”?这一实验突破究竟意味着什么?人类离核聚变发电还有多远?

  什么是“人造太阳”?

  “人造太阳”是一种模拟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过程的装置,通过控制和维持高温等离子体运行,实现聚变反应来释放巨大的能量,从而有望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核聚变能源具有原料丰富、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独特优点,用它发电可提供近乎零碳排放的清洁能源。举个例子,一升海水中提炼出来的氘与另外一种原料氚经过聚变反应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的能量。

  1亿摄氏度突破1066秒

  意味着什么?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云涛表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从此将从前沿的基础研究转向工程实践,向聚变能应用迈出了一大步。“亿度千秒”的难点在于,我们要把这一团火,相当于太阳表面温度的6~7倍,像火球一样的等离子体运速到上千秒,非常难,这应该是目前五十多年的研究中,从物理研究向工程实践迈出的坚实的一步。

创世界纪录!中国“人造太阳”将如何改变人类生活→

  宋云涛称,EAST装置就是中国“人造小太阳”,是我国建成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这里有很多核心技术,也存在很多技术挑战,有超高真空、超大电流、超强磁场等很多这样的技术攻关。

  通过这次实验,这几年来,从100秒到400秒再到1000秒,这完全是由中国的磁约束核聚变团队保持世界纪录。在国际上排在第二方阵的,目前是在70秒到100秒,所以这一次能够实现1000秒,标志着我国在高温等离子体、高约束模等离子体、磁约束研究方面走到了世界前列。实现“亿度千秒”,接下来的目标是什么?听宋云涛聊一聊↓↓

  核聚变能将如何改变人类生活?

  “人造太阳”最直接的应用,就是解决能源问题。那么,这项研究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呢?专家称,如果人类能利用核聚变能,这将是颠覆性的变革。

  中国距离第一座“聚变商业电站”还有多远?宋云涛表示,随着国家科技创新不断投入、不断增强,中国有第一座“聚变商业电站”的梦想应该在10~20年突破。接下来,要用3~5年时间建成氘氚燃烧的聚变装置,就是全超导装置的输出要大于输入。

  宋云涛称,现在的“人造太阳”,包括国内的物理实验装置基本还构成不了输出大于输入的。接下来,比如正在建设全超导紧凑型聚变装置,输出大于输入5倍,到2035年希望建成中国的聚变释放堆,输出大于输入20倍,这样就开启了人类的国家聚变能源商业应用。

  畅想一下,未来如果我们真的拥有一座聚变的发电厂之后,国家能源结构会发生一个怎样的变化,能源供给结构又是一幅怎样的新图景?

  核聚变能源或许会帮助人类实现星际航行

  可能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现在获取电能的方式有很多种,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大的精力研究核聚变发电这样一个项目?最终是要解决什么问题?未来通过聚变方式获取的能源或者能量,还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宋云涛表示,核聚变能源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现在人类大部分使用的都是化石燃料,对于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影响非常大,聚变能对环境和人类则是非常友好的。

  宋云涛称,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只有马车,马车只能把人类从一个村庄带到另一个村庄;工业革命之后,有了火车、飞机,可以把人类从一个国家带往另外的国家。有了核聚变能源,人类就能够从一个星球到另外一个星球,实现星际航行。

  ▌综合《新闻直播间》、《新闻1+1》、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王焕君]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光明网联合快手共同发起《健康享“瘦”当夏》主题征集活动。
10
近年来,辽宁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依托省内航空航天产业及区位优势,以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重点,不断丰富应急救援、观光旅游、农林植保等“低空+”应用场景。
10
当日,随着55901次检测车从重庆东站驶出,新建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渝厦高铁重庆段)联调联试圆满结束,进入运行试验阶段。当日,随着55901次检测车从重庆东站驶出,新建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渝厦高铁重庆段)联调联试圆满结束,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10
新华社记者 侯昭康 摄  女子49公斤级比赛中,中国选手向林香抓举举起86公斤,挺举以103公斤顺利开把,但此后两次冲击108公斤失败,最终以总成绩189公斤获得抓举、挺举、总成绩三枚铜牌。
10
那曲,地处西藏自治区北部,因境内怒江上游支流那曲河而得名,也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如今,市区主干道、公园、广场、居民家门口、苗圃试验基地里,一棵棵高山柳、云杉、沙棘扎根生芽,为这座城市增添生机。
09
当日,作为“十四五”国家重大交通枢纽工程的厦门翔安国际机场空管塔台主体结构正式封顶。据了解,厦门翔安国际机场计划于2026年底通航,届时,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5万吨、飞机起降38万架次的使用需求。
09
当日,经石家庄海关所属沧州海关查检合格,河北泊头东方果品有限公司出口的2500余箱鲜梨启运阿根廷,为河北鲜梨首次出口阿根廷。当日,经石家庄海关所属沧州海关查检合格,河北泊头东方果品有限公司出口的2500余箱鲜梨启运阿根廷,为河北鲜梨首次出口阿根廷。
08
5月7日,在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校园科技节活动上,同学们与机器狗互动。当日,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举办以“智创未来,筑梦乡村”为主题的校园科技节活动,通过一系列科普项目展示,让学生们感受科技魅力。
08
4月29日,王汝芳(右)和崔恒霞(左)与服务对象江爷爷拍照、录影,上传系统进行记录。
0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