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维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1月19日宣布,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将首次进行视障版和听障版无障碍转播。手语演员通过AR虚拟技术,置身春晚演播大厅进行手语“解说”。竖屏多画面包装同步呈现春晚实况与手语演员画面,辅以AI语音技术制作字幕,满足听障人士的观看需求。同时,通过音频对春晚节目进行创作解读与背景拓展,让视障人士更好地“听”春晚。(1月20日《人民日报》)
对此,网友普遍认为,央视春晚推出“无碍”新举,流淌着人文温度,真切体现了对残障人士的关爱和体贴,同时也能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成员,扶残助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措施、采取行动,持续推进扶残助残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长足进步。以刚刚过去的一年为例:从首份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到首次为盲人提供结婚登记无障碍格式文件;从国家通用盲文版国歌的发布,到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的开馆……点点滴滴,一如既往诠释了扶残助残理念,折射出国家扶残助残力度不断加大、社会扶残助残氛围日益浓厚。
在充分肯定扶残助残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现有8500万残疾人,残疾人生活状况与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这为进一步做好扶残助残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扶残助残,需要各地从大处着眼,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强化整体谋划;从小处着手,创造性开展工作,写实扶残助残“大文章”,托起残障群体“稳稳的幸福”。在残疾人就业、残疾预防和康复、残疾人教育、残疾人关爱服务、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要持续提出新举措,吹响关心残疾人、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号角。
扶残助残,关键在于善于站在残疾人群体的视角,设身处地了解他们的感受,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用心用情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央视春晚推出视障版和听障版无障碍转播,正是以实际行动扶残助残的生动体现。它从一个角度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对残疾人士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包容、多一点爱心、多一点奉献。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暖人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央视春晚创意频频,新招迭出,其中包括首次启动“春晚体验官”项目,特别邀请了残障人士代表——“无声骑士”外卖员刘一飞、杨英博走进春晚的彩排现场,观摩体验春晚无障碍转播,亲眼见证如何让每一个观众都能“听见”春晚的声音。一系列暖心的举措,生动体现了央视春晚的开放包容和责任担当,以“无碍”彰显有爱,让春晚洋溢着暖暖的人情味、浓浓的烟火气。(杨维立)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