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成果:西藏中部最早新石器湖滨遗址

2025-01-23 13:45来源: 新华社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我国联合考古队员历时5年发掘的玛不错遗址为目前青藏高原腹地海拔最高、年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序列最清晰,且在被多种外来要素不断影响下依旧保持自身文化特色鲜明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湖滨遗址。

  玛不错遗址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康马县玛不错湖岸,海拔4410至4430米,分布面积14万余平方米,目前发掘面积1650平方米。

考古新成果:西藏中部最早新石器湖滨遗址

  据悉,2019年我国联合考古队在开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人类活动历史及其影响”的调查工作中首次发现玛不错遗址。2020年至202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兰州大学、北京大学、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在该遗址连续开展了田野发掘工作。

  考古队员在发掘过程中,对所有发掘出土的堆积进行3毫米筛选,采集陶片等遗物标本共计2000余袋;采集浮选、植硅体、土壤微形态、残留物、沉积物古DNA、光释光等样品1300余份。

考古新成果:西藏中部最早新石器湖滨遗址

  研究结果显示:遗址主体年代跨度距今4800年—2000年。发掘出土的古遗存证明,玛不错先民属于典型的东亚人种,是高原本土人群的代表。玛不错遗址第一期以渔猎为主要经济,食性显示以鱼为主要食物来源。

  玛不错遗址联合考古队领队夏格旺堆说,玛不错遗址丰富遗迹遗存的发掘与多学科研究,为西藏中部史前文化首次寻找到了距今4000年前的“历史源头”。此外,玛不错遗址第二、三期的文化面貌明显有别于西藏已发现的其他遗址,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类型“玛不错文化”,这一发现是继卡若、曲贡遗址之后,西藏新石器考古领域的又一座里程碑。

考古新成果:西藏中部最早新石器湖滨遗址

  值得关注的是,玛不错遗址位于青藏高原与南亚交界地带。空间上,位于文化交流的枢纽;时间上,发现了一批具有明确出土层位和高原测年最早的外来遗存,包括稻、粟、黍、海贝、象牙、羊、青铜器、滑石珠、费昂斯、红玉髓等。这些发现不仅填补了高原地区跨大陆文化交流的诸多空白,也为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提供了可信的佐证。

  夏格旺堆说,“玛不错遗址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史前高原人群如何围绕湖泊资源,通过各方文化融合在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文化经济策略适应发展的实践例子,生动地展现了青藏高原腹地高海拔区域史前人群在与南亚接壤的喜马拉雅中段的高原边地适应环境、文化传承与交流互动中艰辛但光辉的生存历程。”

  (记者 春拉)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本次“村晚”活动集纳游龙戏古城、新春闹盛会、隆里趣味多、篝火耀古城等内容,融入当地多彩民族文化和优美自然生态元素,展示苗乡侗寨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新景象,迎接元宵佳节的到来。
12
当日,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5个区县的数十名务工人员搭乘C50次列车,从西昌西站启程前往成都,开启蛇年务工之旅。据了解,当地政府和铁路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并发放“爱心礼包”,保障外出务工人员顺利返岗。
12
新春伊始,各地企业开足马力赶订单、忙生产,力争“开门红”。
12
中国代表团在亚冬会上再夺6金 金牌总数达到21枚 创造了历史最佳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 这21金中有12金来自雪上 
11
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当晚,一场热闹的板凳龙圈灯闹元宵活动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泉山社区精彩上演。现场,当地民众手执或肩扛板凳灯,依次排好,每张板凳上有花灯6至8盏,板板相连,组成祈福游灯队伍。
11
2月10日晚,沈阳市和平湾新春灯会上,上演一场中式浪漫———打铁花。打铁花师傅们是师从河南确山的刘广照团队。确山铁花又称打铁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1
亚冬会赛场决出13枚金牌 中国冰雪健儿 一路高歌猛进 再添7金7银9铜 以44枚奖牌 继续高居奖牌榜榜首 
10
2月8日11时50分许,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2组突发山体滑坡。2月8日11时50分许,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2组突发山体滑坡。2月8日11时50分许,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2组突发山体滑坡。
10
春节假期后首个休息日,电影市场持续火热。其中,据网络平台最新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突破80亿元。
1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