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书画史,半部在湖州”。古往今来,湖笔深受书画大家的喜爱,被誉为“文房四宝”之首。湖笔究竟有何文化魅力?古人写字还有哪些讲究?往下看,一同了解↓↓
中国较早的毛笔原来长这样
又是为古人智慧折服的一天
我国早期的毛笔字,是用朱砂写在甲骨上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陈松长介绍,目前出土较早的毛笔实物,来自战国中期的楚国,在长沙左家公山出土。与现在常见的毛笔不同,这支笔的笔杆是实心的,笔毛裹在笔杆上,然后用丝绳捆起来。网友:古人竟然蘸着朱砂在甲骨上写书法。
根据相关考古资料,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仰韶文化的陶器上,绘有许多彩色花纹,这些花纹线条匀称、笔触较宽,很像用毛笔一类的工具涂画出来的,因此判断当时已出现了毛笔的雏形,应当在距今五六千年以前。秦代前后,毛笔有了重大革新,开始将笔杆一端掏空,将笔头纳入管腔中。
魏晋时期,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都在吴兴(即现在的湖州)任过太守。他们能书善画,对湖笔的选择非常严格,经常和笔工一起研究磋商,动手改制,不断提高制笔工艺水平。
颜真卿、苏东坡都爱的毛笔
制作工序有128道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首的毛笔,描绘出中国书画之美。湖笔制作代表中国毛笔制作工艺的顶级水平,素有“毛颖之技甲天下”的美誉。笔料、水盆、结头、蒲墩、装套、镶嵌、择笔、刻字……制成一支湖笔需要128道工序,每一步都凝结着匠心。
湖笔被古今文人墨客誉为“笔中之冠”,古代书画家颜真卿、苏东坡、赵孟頫等,都十分喜爱用湖笔写字作画,王羲之还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制笔的书——《笔经》。如今,湖笔作为中国毛笔的代表,多次亮相国际舞台,常被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国宾客。
一两徽墨一两金 徽墨也太精致了吧
有了好笔,当然少不了一锭好墨。徽墨是中国传统制墨技艺中的珍品,闻名中外,因“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等特点为文人墨客所钟爱。
皖南山区,在偏干的土地环境中生长的马尾松,松脂含量丰富,非常适合制作墨烟。而其中颗粒最小、颜色最好的烟被称作“顶烟”。顶烟的直径只有6.5纳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万分之一,是制作松烟墨的顶级材料。即使是很有经验的制墨师傅,百斤松木最多也只能烧出几斤顶烟。
一豆灯火,一缕青烟,覆碗收烟,集烟制墨。徽墨以松烟、桐油烟、动物骨胶和皮胶等为主要原料,配以多种名贵珍稀辅料,经千锤百炼精制而成,素有“一两徽墨一两金”之称。
徽墨被誉“万载存真”,源于对材料和工艺的极致要求。想要做出一锭好墨,上好的原材料、娴熟的技术能力缺一不可,需沉心静气、耐住寂寞。
描金是制作徽墨的最后一道工序。墨干燥后,匠人们会在这方寸之地描绘各种款识和纹样,描金后的徽墨不仅美观,还能起到密封作用。
传承创新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如今,随着年轻人加入,湖笔制作和设计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善琏的一家收藏馆里,收藏着以狼毫、兔毫为主的复刻类古代经典毛笔。中国历史上笔杆最长、笔帽最长,目前为止考古发现最早的一支羊毫笔——西凉武威羊毫笔,“不名鸡距,无以表入木之功”的鸡距笔等,都被复刻了出来。
而具有千年历史的徽墨,制作技艺复杂。随着现代书写工具的兴起,徽墨匠人们更新技术、创新产品,让这门古老的技艺不断焕发光彩。瞧,就连机械臂都能写书法了↓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研习传统手工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综合《新闻直播间》、《非遗里的中国》、《文脉春秋》、《开讲啦》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