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
一句“下学期课本买了吗?”
悄然在家长圈内流行开来,
成为新问候语。
据杭州媒体报道,有家长在社交网络上表示,最近路过书店想给一年级的娃找点寒假教辅,结果一看货柜几乎已被买空,教材也没货。好几个一年级的家长围着工作人员问下册的课本啥时候到。
“几乎被买空”
“语文、数学、英语是网上买的,科学是同事给的旧书。书到齐了,周末就可以开始预习了。”张女士告诉记者,儿子今年面临小升初,她计划趁寒假让孩子提前预习下学期的课程,这样开学后能轻松些。她分析,网上的现货课本要15元左右一本,比课本实际的定价贵了不少,但考虑到时间成本,仍下单了。
家长胡女士的女儿今年读一年级,除了买好了一年级下册的课本,她还早在去年11月就购入了一年级下册的教辅。“语文和数学教辅都比较基础,主要是想让孩子预习用。另外我还买了一本练字本,寒假里可以提前熟悉生字。”不过,胡女士坦言,买教辅让孩子做当预习作业是自己的“美好愿望”,最终结果很可能是孩子也没有时间做或者不配合,主打买一个“心安”。
有家长错峰购书
“往年课本非常难买,简直一书难求!”说起买课本来预习的烦恼,陈女士有一肚子苦水,“前几年,一到寒暑假,等我反应过来冲到书店,运气好的时候能抢到几本,运气差的时候一本都买不到。”
朋友孩子刚中考结束,她就把全套课本“交接”过来,不过她只要了主课课本,但是女儿读七年级后,陈女士很后悔没有把社会课本“包圆”。于是暑假前,她们早早去书店买书,却发现上册的课本全部没货!“大概很多孩子和家长跟我们的想法一样,早早抢空了。”
部分书架上的书早已所剩无几
她总结出一个经验,囤课本也要“错峰”,暑假买下册,寒假买上册,库存很足,没人来抢。“前几天女儿同学妈妈去书店买课本,发现语数英科都有,但八年级下册的历史已经断货了。”陈女士说,庆幸自己在半年前就囤好了,现在很淡定。
“预习了个寂寞”
“虽然课本和教辅都准备好了,却经常预习了个寂寞!”一位小学五年级家长表示,即便如此,她每年还是会备好,一方面是自我安慰,一方面也希望孩子尽量看看、做做,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一位老师告诉记者,虽然提前预习新学期的内容的确有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学习节奏,但家长们也不必过于焦虑。如果要求孩子预习的内容过多,寒假学习时间过长,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假期还是以休整为主,适当查漏补缺与预习。”每个孩子的学习方式不同,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法。
网友热议↓↓↓
对此现象
你有何看法?
综合潮新闻、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