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地方两会陆续开启。扩内需、促消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多地两会明确2025经济增长目标。
在各省公布的2024年经济发展“成绩单”中,广东2024年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全国第一。除此之外,一些省份也公布了2025年的经济增长目标。
广东的14万亿元,有哪些含金量?2025,各省经济发展又有哪些重点?
14万亿元成绩单的含金量
整个2024年感觉各省都提着一口气。外部压力在增大,内部困难也在变多,在这样背景之下,广东取得的14万亿元的这份成绩单,能够给其他地方提供怎样的借鉴?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胡霞表示,2024年确实非常关键,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里,广东面临了非常艰难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但是在这样的困难压力下,广东挺难而上,最终取得一场非常好的成绩,这个成绩十分来之不易。
首先,成绩背后是沉甸甸的努力和艰辛。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对于全国经济来说,起到了挑大梁、压舱石的作用,广东的经济规模全国第一,规模基数越大,增长越不容易。现在广东省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背后带来的GDP增量相当于10年前2.1个百分点所带来的增量,所以现在每个百分点的增长背后都更艰辛。
其次,增长的背后有很高的含金量。广东不仅经济第一,其他领域也起到了担当和责任作用。比如外贸全国第一、财政对中央的净贡献第一、养老金的上交第一,新生人口出生规模也全国第一。广东连续多年新生人口破百万,在全国老龄化问题严峻、新生人口下降的情况下,这对全国的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都起到非常坚强的支撑作用,这些指标背后有着更高的含金量。
前高、中低、后扬
转降为升的扭转
回望2024年,广东省整体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经历了“前高、中低、后扬”的发展态势,甚至在上半年数据出来时,还有人曾经一度担心,广东经济第一大省的位置会不保,但是最终广东经济实现转降为升的扭转。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胡霞表示,观察到有一些评论对广东经济发展比较担忧,首先从往年的经济数据来讲,广东呈现先低后高的发展规律,广东GDP增长在每季度都逐渐增加,尤其第四季度增长的幅度会更高。
其次,也要正视问题。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它可能最早碰到发展转型的问题,比如外部压力的冲击,内部发展转型,传动动能和新旧动能的不断转换,内需消费的不足等等,可能都会先在广东显现出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广东可能最早体会到发展转型的艰辛,但是在这些艰辛的背后,最终挺住了压力,靠着产业结构的转化,不断地优化升级;靠着创新、人口支撑的消费,逐渐扭转形势,最终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成就。
新质生产力——各省不约而同的共识
从13日开始全国进入了省级两会的时间,截至昨日(15日)已经有十几个地方开启两会。这两天,不断从会议上传出来的信息被媒体广泛报道,
黑龙江、河北、天津、广西、北京、上海、广东今年经济增长目标:5%左右;
湖南、吉林、浙江今年经济增长目标:5.5%左右;
福建今年经济增长目标:5%~5.5%;
海南和内蒙古经济增长目标分别定为6%以上和6%左右;
北京高被引科学家达431人次,居全球城市首位;
广东预计2024年GDP达14万亿元,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
广西拟筹措逾835亿元办好惠民“头等大事”;
黑龙江:稳外贸稳外资,加快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等等;
同时,几乎可以看到,像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几乎成了很多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高频词,也成了一些省份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共同发力点。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者万喆表示,实际上不约而同的共识是以新质生产力作为关键词的,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等实际上都紧扣着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也就是说在这样的产业发展中,蕴含了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的赋能,以及对于传统技术产业的改造,同时也有着对于未来产业的布局,所以相同之处在于,新质生产力才是未来生产及发展的关键,这一点是有共识的。
另外,无论是低空经济还是人工智能,实际上是从最上游的制造业,到最下游,无论是产品输出,还是进一步服务消费的提升,都形成了新的产业布局。这也意味着在全球产业新布局的大环境背景下,对国际环境的前瞻性、战略性的响应。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