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木
近日,江苏大学校内绩效考核新规引发争议。有教职工表示,自2024年起,江苏大学对教师教学学时的考核任务不再区分岗位,讲师及以上级别专任教师均需完成每年32本科教学学时,否则绩效将受到影响。
据报道,江苏大学课表显示,2024年至2025年1学期比2023年至2024年1学期新增了800余门课程。如此大规模的课程数量增长,对高校来说可谓是巨大的改变。
学校层面实施这番改革的用意不难理解。课程数量是体现学校教学实力的核心数据,增加面向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引导教师重视教学工作。从长远看,学生享有课程资源越丰富,学习的内容越扎实,也越有可能在个人综合素质、多元发展、求职等方面获得竞争优势。
然而,如此“狂飙”式的考核改革,真的能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初衷吗?学生真的能从这种改革中受益吗?学校有关部门在推行这些措施时是否经过了充分调研,研判政策的可行性?
短期内增加大量课程,恐怕只能装点指标,无法真正改善教学质量。报道显示,为完成教学学时,江苏大学有理科院系教师选择跨专业教学军事理论相关课程,该校一所本来不培养本科生的专职科研机构也面向本科生开设了课程。如果开课教师对课程缺乏积累,仓促开设未经充分准备的“水课”,效果可想而知。
实际上,面对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的课程,学生也会“用脚投票”。有教师试着开课以后,由于学生选课人数少,课程无法正常开设。甚至有教师为了让学生选课,承诺不点名不挂科,还买奶茶“求好评”。如此教学生态,不仅破坏了正常的考核评价模式,也异化了师生关系,可能对学生学习起到反向效果。
“一刀切”地对教师考核任务提出要求,也会影响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兼具学生培养和科研创新两大使命,有的教师擅长科研,有的教师擅长教学,本可以各得其所。以前,部分高校过于强调科研成果的考核,导致教学质量下滑,曾引发社会讨论。虽然一年32个本科教学学时并不算多,但是,如果对所有教师“赶鸭子上架”,未尝不是矫枉过正。
根据《江苏大学教职工年终分类考核与绩效评价实施办法》规定,未完成当年岗位业绩分中最低本科教学学时的,不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年底部分。换言之,老师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授课任务不达标,将直接影响其收入。这一举措,难免对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投入工作的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
在有关网络留言中,还有教师猜测称,江苏大学实施这样的改革,是因为承受了经费压力,变相削减教职工绩效。对此,学校应当有更加具体的回应,如果真实原因确实如此,那也应该用更加公平、透明的方式解决,而不是打着改革的幌子行降本之事。
江苏大学2024年3月发布的《江苏大学2024年党政工作要点》提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绩效工资标准体系,健全多元分类评价体制,进一步提高教学科研人员工作颗粒度等。对此,学校还应将这些改革方向落实到实践中,让教师工作更加舒心、更有动力,让教学科研工作得到真正的正向激励。
正如一位老师在个人公众号发表的建议:“让擅长上课的老师专门上课,擅长科研的老师专门科研,教学科研都兼的老师还是教学科研积分打通。”高校发展建设本就是多元的,学校管理部门在制定各项改革措施,还应多听听一线教师、学生的意见,更加尊重科研规律、教学规律,而不是一味用KPI束缚教师。(南木)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