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取悦人类”

2025-01-15 14:42来源: 北京时间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大熊猫比人类的历史还悠久;是易危动物;野生大熊猫是“独行侠”……近段时间,纪录片《熊猫奇遇记》热播,在海内外引发广泛关注。

“大熊猫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取悦人类”

  生命晨曦、成长之路,山林呼唤、归林逐梦,和鸣世界、生命乐章……由北京卫视和四川卫视联合制作的6集纪录片《熊猫奇遇记》,跳出传统拍摄惯性,在软软萌萌之外,带我们认识了不一样的大熊猫,更步步引导我们思考:大熊猫从哪里来,该到哪里去?我们为什么爱大熊猫?什么是对大熊猫真正的爱?

  (一)

  如果把大熊猫比作行走的“黑白时光机”,那它身上的时间印记远比我们想象的遥远。

  作为一个古老的物种,大熊猫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至少800万年,是动物界当之无愧的“活化石”。在中国的东部南部、越南的北部、缅甸的北部森林,都曾出现过大熊猫。

  由于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发生过巨大变化,同时期的剑齿象、剑齿虎等物种已经灭绝,唯有大熊猫通过改变进食习惯(从吃肉转变为吃竹子)等办法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保持了古老的原有特征。

  再到后来,由于人类的盲目活动,大熊猫栖息地被破坏、污染,种群数量一度急速减少。再加上,受限于食物及繁殖能力,我国野生大熊猫‌在1980年前后濒临灭绝。危机之下,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工程全面实施,如今,野生大熊猫种群正加速复壮,野外种群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约1100只增长到约1900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已将大熊猫从“濒危”等级下调为“易危”。

  从史前时代,大熊猫就和人类相伴而行,人类给大熊猫种群带去过威胁,又努力拯救了这一珍贵的物种。这一故事,是我们思考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绝佳案例。

  (二)

  在中国,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向来是顶流“团宠”。

  古代时,其就被视为奇珍异兽,在中华民族卷帙浩繁的历史典籍中出现了很多有关大熊猫的记载,留下了不少奇闻和传说。传说大熊猫祖先貔貅家族专食铜铁,是凶猛异常的野兽,曾参加史上著名的阪泉战争,被轩辕氏封为“战争之神”。

  如今,随着直播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在线围观国宝者众。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少数极端“猫粉”的存在,大熊猫们也屡屡被拖入舆论漩涡。

  有的妖魔化科研技术,网暴大熊猫保护领域专家、从业人员;有的无端质疑“野化放归”等保护方案,虚构野外成活数据;有的把“饭圈”那套谩骂互撕、挑动对立的路数搬到大熊猫身上,时而为了哪一只熊猫的待遇更好争吵不休;更甚的,线下聚集闹事,制造负面舆论,阻挠正常国际交流活动……

  罔顾事实带节奏,没事找事阴谋论。从公安机关公布的案例来看,其中,不少人打的是碰瓷国宝、造谣牟利的算盘。而在社交媒体上,信息传播速度有时远超事实验证速度,不少网友也被裹挟其中,被人利用。比如,有不法分子不断捏造、散布“美香”“添添”等大熊猫遭受虐待等不实信息博取流量,最终通过直播获取收益3万余元,向粉丝募款14万余元,累计牟利17万余元。

  “我为大熊猫保护工作奉献了一生,没想到会遭遇如此严重的谣言攻击和网暴。”炮制涉大熊猫谣言,诽谤大熊猫保护领域专家和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误导了公众认知,也对大熊猫保护工作造成了极大干扰。这显然不是爱,而是以爱之名的伤害,暗藏着无知与算计。

  (三)

  也要看到,一系列谣言之所以盛行,其实也契合了很多人对大熊猫的错误认知。

  比如,人们习惯把大熊猫当萌宠,觉得它们打不得碰不得,娇弱得很。可恰如网友所言,大熊猫是国宝,但不是“妈宝”。作为进化了800多万年的物种,可爱的外表之外,是猛兽的利爪、轻松碎竹的咬合力、一下拍死豺狼的掌力、百米运动员的速度、站直最高可达一米八的身高。可以说,大熊猫的真实内核是“猛”而不是“萌”。

  再如,许多人对“野化放归”不理解,认为把大熊猫圈养在动物园、培育中心才是最好的保护。可大熊猫来自大自然,也属于大自然。和其他野生动物一样,大自然才是大熊猫最好的归宿。美国生物学家乔治·夏勒在《最后的熊猫》一书中提到,“熊猫历经演化而生存在今天的世界,并不是为了取悦人类”。我们的科学家潘文石教授也多次表达过这种观点。

  目前,在大熊猫保护方面,我们是两条腿走路。大熊猫圈养,是为了保存种源和扩大种群基数。作为旗舰物种,大熊猫也能够提高大众对于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大熊猫“野化放归”,有严谨、复杂的流程,为的是复壮野外濒危小种群,增加大熊猫基因多样性,让大熊猫重回大自然。恰如《熊猫奇遇记》中所提到的,“熊生”殊途,但种群复壮是同归处。

  不难看出,我们对大熊猫其实既熟悉又陌生。相关方面应多沉下心做一些关于大熊猫的科普,矫正一些错误认知,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这对科学保护大熊猫大有裨益。

  (四)

  “人类无法孤独地行走于天地之间,我们必须与万物生灵同生共存。”

  大熊猫治愈了无数人,给全世界人民带去了无尽欢喜,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宝贵馈赠。不过,时光在大熊猫身上刻下荣耀也留下伤痕,这一物种也同样需要我们的持续“治愈”。

  如今,大熊猫受威胁程度降级了,但野生大熊猫的保护仍然面临不少挑战。此前,国家林草局的调查表明,由于自然隔离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大熊猫野外种群被分割成33个局域种群,个体数量小于30只、具有灭绝风险的种群有22个,其中个体数量小于10只、具有高度灭绝风险的局域种群有18个。

  大熊猫的保护工作仍任重道远,容不得半点松懈。这样的形势下,一些人一味基于私心、私利拆台、闹事,毫不关心大熊猫这一物种的未来命运和物种价值,无疑是狭隘的,也是危险的。

  《熊猫奇遇记》导演不无感慨地说道,“设想未来,我们在郊外,邂逅一只在路边悠然漫步的野生大熊猫,那将是人类与自然、与这些珍稀动物和谐相处的理想愿景”。

  野生动物保护是极其严谨的科学工作。就现有成效来看,我们的方法是正确的,未来是可期的。多一些理性与克制,少一些猜忌与污蔑,凝聚相向而行的合力,“郊外邂逅野生大熊猫”的梦想就可望可及。



[责任编辑:许莹莹]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7月15日5时34分,搭载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之后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5
近日,海南昌江海尾国家湿地公园记录到1只被列为近危物种的黑腹蛇鹈。
15
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地处景德镇城市中心地带,古有“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说法。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地处景德镇城市中心地带,古有“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说法。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地处景德镇城市中心地带,古有“陶阳十三里,烟火十万家”的说法。
15
记者从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获悉,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运船队,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世界级港口群,国际海运量占全球近三分之一,海洋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为全球经贸持续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14
眼下,我国多地持续高温,酷暑热浪催热“清凉经济”。眼下,我国多地持续高温,酷暑热浪催热“清凉经济”。眼下,我国多地持续高温,酷暑热浪催热“清凉经济”。眼下,我国多地持续高温,酷暑热浪催热“清凉经济”。
14
7月13日清晨,雨后的河北省遵化市境内洪山口古长城云蒸霞蔚,古长城、云海、山峦浑然一体,壮美如画(无人机照片)。7月13日清晨,雨后的河北省遵化市境内洪山口古长城云蒸霞蔚,古长城、云海、山峦浑然一体,壮美如画(无人机照片)。
14
7月11日,在位于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的一处物流转运中心,工人分拣快递。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地处赣东北,是“四省通衢”之地,沪昆高速、320国道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地处赣东北,是“四省通衢”之地,沪昆高速、320国道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
13
7月12日,演员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蒙兀室韦苏木奥洛契庄园的油菜花海中表演节目。
13
7月12日,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一家舞蹈培训机构,孩子们在练习舞蹈动作  暑假期间,孩子们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暑期生活,畅享快乐时光。暑假期间,孩子们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暑期生活,畅享快乐时光。
13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12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