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溺亡
女子怪妹妹没看好
索赔90万?
浙江嵊泗县人民法院
近期审理的一起索赔案件
冲上热搜
引发不少网友关注
原告与被告还是亲姐妹
亲友之间互相帮助,是常有的事。但发生意外时,无偿帮助的一方需要承担责任吗?近日,浙江省嵊泗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民事侵权赔偿责任纠纷案件。
2024年8月,江苏一对姐妹携4名子女到嵊泗旅游。当晚,姐妹二人陪同孩子在下榻的民宿泳池中嬉水,因疏于照看,姐姐年仅4岁的孩子不幸溺水身亡。事发后,姐姐与民宿老板在当地调解委员会组织下签署协议书,民宿老板因安全责任问题,自愿赔偿70余万元。
同年9月5日
处理好孩子后事
姐姐一纸诉状将同在事发现场的妹妹
告上了法庭
要求妹妹赔偿约90万元
嵊泗法院受理了此案
姐姐表示,当时姐妹二人轮流看护孩子。现场,姐姐已告知妹妹,她会因咨询航班事宜离开一会儿。其间,妹妹带着自己孩子离开现场去卫生间,致溺亡事件发生。 姐姐认为,妹妹主观上存在过错,应当赔偿。
妹妹辩称,她一直在照看4个孩子,姐姐向民宿工作人员咨询航班是在吧台及民宿内,并未转移监护责任。孩子溺亡是意外事件,家人间共同游玩发生意外后,一方请求另一方承担赔偿违反家庭伦理。
经法院审查,事发时,姐姐在吧台咨询航班事宜,妹妹带着自己的孩子去上卫生间,此后其余孩子陆续回到房间,留下姐姐4岁的女儿仍在泳池嬉水,无人看护。18时50分左右,妹妹到泳池查看,发现孩子溺水,立刻喊来姐姐与工作人员急救,工作人员随即呼叫120,数小时施救无效后孩子死亡。
法院认为,父母有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本案中,4岁孩童缺乏安全意识与自救能力,在场的孩子母亲是事故发生的第一责任人。根据查明的事实,姐姐自始至终未离开民宿大厅,应当有相应意识和能力履行监护和保障孩子安全的义务。
此外,其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监护转移的事实,姐妹二人间未成立委托监管的关系。即使假定妹妹需共同承担监护责任,家人之间的侵权行为应严格限定在故意或重大过错的情况下,才能构成主观过错。妹妹在孩子嬉水过程中一直履行照看义务,在意外发生后第一时间施救,并不存在主观故意或重大过错。因此, 法院驳回姐姐赔偿诉请。
法官提醒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友善的精神内涵,应鼓励家人抑或陌生人,彼此好意照看、好意帮助。在非故意或重大的过错情况下,“好意”并不应当承担责任,判决赔偿反而助长自私冷漠的社会风气。
DV短评
亲友之间互相帮助,是生活中常有的事。但发生意外时,无偿帮助的一方需要承担责任吗?这是很多网友看到这则案件时的最想知道的。法院对这起案件的判决,获得了舆论的认可。孩子溺亡,宝贵的生命就此陨落,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有网友表示,事件中的姐姐想必也是因为过于伤心,想要寻找一个“出口”,才产生了索赔的想法。也有网友指出,妹妹其实也不想发生这样的事情,她也在这场意外中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这场悲剧,不仅仅是一个家庭失去了孩子的悲痛,更是让曾经亲密无间的姐妹俩之间产生了一道难以愈合的裂痕。法官提醒,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友善的精神内涵,应鼓励家人亦或陌生人,彼此好意照看、好意帮助。在非故意或重大的过错情况下,“好意”并不应当承担责任,判决赔偿反而助长自私冷漠的社会风气。今次的事件,也给我们所有人敲响了警钟,在带孩子的时候,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大祸。预防溺水,再怎么细心都不为过。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