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游客涌入上海街头!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火了!

2025-01-13 14:16来源: 新民晚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岁末年初

  不少上海人发现

  身边多了不少外国游客

外国游客涌入上海街头!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火了!

  他们出现在外滩、南京路、淮海中路

  等热门区域

  以及民国时期的一处旧址

外国游客涌入上海街头!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火了!

外国游客涌入上海街头!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火了!

  “平均5步内,

  身边就有一个韩国人经过。”

  这句话也被认为是并不夸张的说法

外国游客涌入上海街头!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火了!

  苏州河畔的天安·千树

  自2021年底开业后

  打卡的网友一度络绎不绝

外国游客涌入上海街头!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火了!

  最近

  这家开业3年多的商场

  突然又火了

  到处都是外国面孔

  借着新年假期

  以泰国游客为主的东南亚游客

  陆续涌入上海

  将泡泡玛特旗舰店、天安千树

  变成了上海的“新网红”

  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澳大利亚

  游客的身影

  在这里也不鲜见

外国游客涌入上海街头!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火了!

  在威海路的裕兴记面馆,记者偶遇了四位刚刚用餐结束的外国友人,他们分别来自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其中,已在上海定居工作多年的韩国人勇熹,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介绍道,他邀请三位朋友来上海游玩三天,第一天就带他们品尝地道的苏式汤面,接下来还计划游览豫园、外滩,参观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纪念馆,再去上海迪士尼乐园畅玩一番。

  记者在张园,遇到了一群来自泰国的年轻游客。他们围聚在咖啡车旁,拍照留念、稍作休憩。领队的女生艾米告诉记者,他们计划在上海停留六天,已经去过南京路步行街和豫园,接下来打算去迪士尼乐园。他们通过Facebook(脸书)平台上一位专门介绍上海旅游的博主获取了食宿、购物和游玩的信息,并且按照网络攻略乘坐地铁出行。艾米还向记者展示了她手机里下载的Metroman(地铁通)应用,称用它扫码就能轻松进出地铁站,十分便捷。

  当记者搭乘地铁13号线从一大会址·新天地站出站后,明显感觉到韩国游客的数量急剧增加。沿着马当路前行,一群群“欧巴(哥哥)”和“欧尼(姐姐)”映入眼帘,在人群中极具辨识度。他们手中提着各式各样的“战利品”,有衣物、玩偶、甜点等。在马当路306弄4号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纪念馆前,购票队伍排得老长,韩国游客络绎不绝。来自韩国的游客李先生表示自己是第三次来上海,没聊几句,他便举起手机,抱歉地示意要提前结束采访,原来是他用手机App预约的专车已经抵达。

外国游客涌入上海街头!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火了!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

  许多来上海的国际游客不再局限于传统旅游景点,而是更倾向于探索文化艺术展、特色商场、特色街区和演艺节目等新兴旅游打卡地。这一现象反映出上海近年来在加快建设世界级文化产业高地的进程中,成功激活了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在BFC外滩枫径市集,记者看到两对韩国游客在一辆餐车前扫码购买甜辣味炸鸡。摊主王女士表示,她的餐车主要售卖韩式风味小吃。一个月前,她发现韩国顾客突然增多,便立即将中英双语餐单升级为韩语、中文、英文三种语言的餐单。

  火锅和羊肉串也成了来沪韩国游客必打卡的美食。在第一百货商场5楼的海底捞人民广场店,记者看到5名年轻的韩国人拖着行李箱走进店内。一位叫李镇镐的韩国青年说:“我们预订了下午三点半的航班,最后一站就是来打卡海底捞火锅。这里有像韩国国宴一样丰富的小料台和免费水果,我们特意来体验。”与韩国海底捞人均消费约10万韩元(约合500元人民币)相比,在上海能吃到更丰盛、更实惠的火锅。记者注意到,餐厅的入口处、座位区和过道上都增设了不少韩语指示牌。该门店经理胡小征介绍,门店平日接待消费者1200-1500人,其中韩国顾客占比超过15%。尤其是晚上10点以后,大约一半的就餐消费者说着韩语。他们很喜欢在海底捞过生日,观看科目三舞蹈表演和变脸表演。“在服务员跳科目三表演时,不少外籍游客都积极参与互动。”

  在新天地时尚二期商场,记者遇到了一对来自东南亚的情侣,他们正对着商场中心巨大的乔古漫(JOGUMAN)快闪造型做出各种搞怪表情,兴奋地合影留念。他们不太会说中文和英文,但通过手机里下载的微信、支付宝、大众点评、美团和上海地铁等应用,以及办理的中国移动无线上网卡,旅行非常顺畅。

  在不远处的纽约贝果博物馆,店内坐满了外国游客。与旁边几家相对冷清的咖啡甜品店相比,这家店的菜单和产品标签都附有英文,似乎已经掌握了“Shanghai Travel”(上海旅游)的流量密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前来探访。这些年轻的外国游客们精心调整面包和饮品的角度,整理好衣领和帽子,在最合适的光线下拍照留念,尽情享受着上海这个晴朗而惬意的冬日午后。

外国游客涌入上海街头!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火了!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

  其实

  入境游重启后的中国

  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

  入境游市场加速奔跑

  过去一年间

  来自欧美、日韩及东南亚

  各国的游客争相涌入

  交通便利

  语言环境友好

  智能化场景随处可见的上海

  成为海外游客进入中国的首选

外国游客涌入上海街头!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火了!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

  2024年,中国在签证政策领域大步迈进,与26个国家达成全面免签协议,对38国实施单方面免签,为54国提供过境免签便利,并且与157个国家和地区缔结了互免签证协定。

  近期,过境免签政策进一步放宽优化,将外国人的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新增21个口岸供过境免签人员出入,还允许外国人在境内跨区域通行。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接待入境旅游者突破600万人次,构建起中国“入境游第一站”的全新格局。

  新年伊始,上海入境游迎来“开门红”,来自德国、日本、斯洛伐克、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团队游客来到徐汇龙华塔下,体验“上海新年第一游”的丰富活动;北外滩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迎来首艘入境邮轮,数百名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瑞士等国的远程游客抵沪,开启两天一晚的都市之旅;豫园附近的花间堂·愉园酒店,蛇年春节期间的客房预订已超过40%,外国游客占比达1/3;今年上半年预订观赏上海《时空之旅》表演的澳大利亚游客近2万人次,已超过2019年一整年的总量……

外国游客涌入上海街头!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火了!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

  你最近有没有发现

  街头的外国游客越来越多?

  2025年的入境游市场

  值得期待!

  新民晚报(记者 杨玉红 通讯员 闫锦),综合上观新闻、极目新闻



[责任编辑:许莹莹]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当日,经石家庄海关所属沧州海关查检合格,河北泊头东方果品有限公司出口的2500余箱鲜梨启运阿根廷,为河北鲜梨首次出口阿根廷。当日,经石家庄海关所属沧州海关查检合格,河北泊头东方果品有限公司出口的2500余箱鲜梨启运阿根廷,为河北鲜梨首次出口阿根廷。
08
5月7日,在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校园科技节活动上,同学们与机器狗互动。当日,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举办以“智创未来,筑梦乡村”为主题的校园科技节活动,通过一系列科普项目展示,让学生们感受科技魅力。
08
4月29日,王汝芳(右)和崔恒霞(左)与服务对象江爷爷拍照、录影,上传系统进行记录。
08
近期,海南自贸港重点项目——三亚河口通道工程项目提速推进,该项目是海南三亚首个水下隧道工程,由中铁二十局承建,隧道总长度3.118千米。近期,海南自贸港重点项目——三亚河口通道工程项目提速推进,该项目是海南三亚首个水下隧道工程,由中铁二十局承建,隧道总长度3.118千米。
07
当日,由中国铁建大桥局参建的浙江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六横侧索塔塔高突破200米,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由多座桥梁及连接线构成高速公路通道,包含双屿门特大桥、青龙门特大桥两座世界级跨海大桥。
07
截至5月4日,本届广交会共吸引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8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去年同期增长17.3%,创历史新高。截至5月4日,本届广交会共吸引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8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去年同期增长17.3%,创历史新高。
06
这是5月3日在埃及新河谷省拍摄的中曼埃及公司奥瓦伊纳特水井项目现场。沙漠夕阳下,金色余晖中,高耸的钻机还在为钻探“生命之泉”而轰鸣不息。沙漠夕阳下,金色余晖中,高耸的钻机还在为钻探“生命之泉”而轰鸣不息。
06
5月5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战机编队飞过红场,参加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彩排。5月5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战机编队飞过红场,参加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彩排。
06
5月4日,在江苏省兴化市陈堡镇的泰州华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车间进行切割作业。“五一”假期,各行各业劳动者坚守岗位,庆祝自己的节日。“五一”假期,各行各业劳动者坚守岗位,庆祝自己的节日。
05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