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危房业主自掏腰包拆危建新!最新:业主收房拿钥匙了

2025-01-13 14:12来源: 羊城晚报金羊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终于交房了,春节前我就要先搬进来住几天。”近日,看着与一年前的危楼已是天壤之别的全新5层小楼,广州花都区新华街道集群街2号楼老居民钟彩兰感到由衷的喜悦。

  经过约9个月的拆建工作,曾经的D级危房——集群街2号楼以崭新的电梯住宅形象重生。2025年1月11日,作为广东省首个自筹资金拆危建新项目的业主,集群街2号楼的居民们如愿以偿吃到了“第一口螃蟹”,拿到了新房钥匙。

广州一危房业主自掏腰包拆危建新!最新:业主收房拿钥匙了

  旧的集群街2号楼被鉴定为D级危房 受访者供图

  整栋危房 如何改造才能治标治本

  “我们1998年就搬离了这里,但在这之前,已经在这里住了差不多十四年,这栋老楼在花都区的地段好,周边生活又方便,很多邻居也都是以前一个单位的同事,住在这里真的很舒服,一直想回这边养老。”回想起二十多年前的生活,已经74岁的集群街2号楼居民徐耀通仍然历历在目。

  集群街2号楼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为五层混合结构房屋,其中2至5层共有住宅24户,首层共有商铺16间。其中首层商铺为同一业主所有,住宅则有9户为私人产权,15户为花都区属国企资产。由于年久失修,该房屋被鉴定为房屋整体出现险情的D级危房。

  2023年9月,花都区广州北站东侧老旧小区成片连片微改造项目启动区在全市率先动工建设,集群街2号楼恰好位于片区内。但对于一栋已经被鉴定为D级危房的老房子而言,如何进行微改造、微改造能否解决问题都是大难题。

  彼时,作为9户私人业主之一的居民徐耀通直言不讳:“给这栋危房做微改造是浪费资源,小修小补解决不了问题。”作为最早支持拆除重建的几位业主,钟彩兰和徐耀通出于实用主义的大胆想法,为当时正寻求探索产权人自主更新这一全新城市更新路径的花都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供了一个实践的机会。

  依据“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集群街2号楼全体业主终于达成一致,于2023年11月设立共管账户,危楼拆除重建正式开启日程。

广州一危房业主自掏腰包拆危建新!最新:业主收房拿钥匙了

  重获新生的集群街2号楼 羊城晚报记者 徐炜伦 摄

  拆危建新 新居如何满足现代需求

  如果只是简单地原拆原建,对于业主来说重建的意愿或许不会太强烈。作为一栋设计建造于20世纪70年代的老房屋,旧的集群街2号楼与现代住宅几乎不沾边,能否借助建新的机会将它改造成符合现代住宅功能分区的新房屋备受老业主们关心。

  “我愿意搬回来的最大原因就是新楼有电梯,而我现在住的自建房没有。”徐耀通已经74岁高龄,对不少身体情况类似的老居民来说,电梯已经成了出门的必需品之一。事实上,旧的集群街2号楼问题还不止于此。据居民介绍,此前的旧楼布局更类似于早期的企业宿舍,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功能间被公共空间分割,狭小的厨房甚至无法容纳一个标准的洗碗池,做饭、洗菜不得不分开进行,油烟在狭小空间里也难以散去。

  “今天这样方方正正的家和之前是完全不一样了。”刚刚看到新房实景的钟彩兰表示,在这套建筑面积约63平方米的住宅中,容纳了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和两个阳台。“我们之前是根本没有生活阳台,厕所和厨房也不像现在一样完全分开,现在这个设计,生活阳台我可以晾衣服,主阳台的采光也很好。”

  全新的集群街2号楼,在未增加原有户数的前提下,大幅度优化了住宅内部结构,户型方正、功能分区,采光充足,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居住习惯。除此之外,预留的燃气管线、光伏管线等基础设施也是近年新建小区常见的硬件升级。

  自筹自建 能否在更多老旧小区推广

  集群街2号楼所在的新华街道丰盛社区,有大量老旧小区属于广州北站东侧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范围,据街道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经有部分居民表露过希望参照集群街2号楼进行改造的意愿,但难点在于在现有的政策下,采取这一模式需要该楼栋的全体居民同意,缺一不可。

  “集群街2号楼的成功和业主的构成有着很大的关系,近三分之二的住宅是公房,私人业主仅有9户,加上业主本身意愿也足够强,协商和做工作的难度都小很多。但对其他老旧小区而言,情况就未必能这么乐观。但是,参照近两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情况来看,如果持续地有成功案例出现,相信未来也有机会把这一模式推行下去。”一位街道工作人员表示。

  “30万元的改造费用对我们来说算是一笔巨款了,之前从集群街2号楼搬走以后,也没想过去买套新房,但是有机会把老楼改成新家再搬回来住,我觉得值。”徐耀通表示。


  文字:范晗越 徐炜伦 冷霜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新华社香港10月1日电题:“站在甲板上,心里特别自豪”——香港市民参观戚继光舰、沂蒙山舰点燃爱国热情 正在执行远海综合实习访问任务的中国海军83舰编队9月30日上午抵达香港特区,从当日起至10月2日组织舰艇开放交流活动。
02
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
02
10月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船舶有序通过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无人机照片)。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三峡枢纽累计通过船舶32018艘次,同比增长4.03%,累计通过量达1.28亿吨,同比增长11.15%;葛洲坝枢纽累计通过船舶33998艘次,同比增长5.2%,累计通过量达1.32亿吨,同比增长11.49%;共保障3330.45万吨民生物资过坝,持续为长江黄金水道效益发挥和沿江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02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01
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
01
9月29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新城道幼儿园举行的“花好月圆 古韵迎中秋”主题活动中,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彩绘灯笼。随着国庆、中秋的临近,各地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
01
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
30
9月29日11时0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号卫星01、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杨熙 摄)  9月2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号卫星01、02星发射升空。
30
时逢北京故宫博物院百年华诞,宁寿宫花园第一、二进院落将于9月30日起向观众开放。宁寿宫花园又称“乾隆花园”,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今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西北隅,是乾隆皇帝为晚年生活构建的理想居所。
30
经过三年多建设,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于9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
2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