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冬捕的查干湖,鱼为什么越打越多?

2025-01-12 13:12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查干湖是吉林省的渔业生产基地,查干湖冬捕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拉绞盘、冰下走网,延续千年的传统捕捞方式和渔猎文化传承至今。

  又是一年冬捕季,吉林多地最近都在热火朝天地展开冬季捕鱼作业。总台记者探访“查干湖冬捕第二十代渔把头”张文,来看他与查干湖的40年。

  元旦前到春节,差不多是吉林松原一年到头最冷的时候,61岁的张文穿戴上久违的羊皮袄、狗皮帽,出门时,刚刚6点多。

  夜色笼着结冰的路,张文走得又轻又快。他是查干湖冬捕第二十代渔把头,这脚步,他练了四十多年。

  01

  捕鱼的活儿,张文已经有3年多不直接上手,但每年的这个时候,他得在。7点多,天透出一点亮,4张网,两百多人,整装待发。

  渔把头识冰的功夫,来自师父,也来自岁月。张文一双眼,看定了冬捕范围,两名渔工手扶20多公斤重的冰镩,在近1米厚的冰面上开凿磨盘大的洞。冬捕开始了。

年年冬捕的查干湖,鱼为什么越打越多?

  △渔工正在凿冰

  渔工凿冰、冰下走网、马拉绞盘,对外行,这是渔人在冰原上展示力量与技艺的奇观;对张文,这是写在血液里的生计。“祖祖辈辈,我们查干湖这一块都是打渔的。我们没有什么别的营生,爷爷辈儿就搁这块打渔了。”

  张文的童年里,查干湖总没有水,裸露的湖底盖着一层厚厚的盐碱。小小的张文拿着扫帚扫碱面,拿回家熬成几个坨,能卖一毛多一斤。穷成这样,他也没跑。爷爷捕鱼,爸爸捕鱼,张文等着,长大了自己也要捕鱼。

年年冬捕的查干湖,鱼为什么越打越多?

  △张文

  1980年,17岁的张文正式成为查干湖的渔工,他有了自己的师父,在师父领着的几年里,一点一点学会了冰上的技术。

  1984年,人工运河贯通,松花江水涌入查干湖,查干湖又是“大湖”了。那个冬天,张文摩拳擦掌,学着师父的样子凿冰。结果他发现,冰干干净净,冰下,也干干净净。

  “当时查干湖根本就没有鱼,最多也就有一点野生小杂鱼。”尽管经验不足,张文也明白,等着鱼儿自然繁殖是来不及了,查干湖想存活,那就得“想思路”。

  02

  这“思路”,一想就是8年。湖里没鱼、日子越过越难,到1992年,“投放鱼苗”的方案终于获得一致通过。为买鱼苗,渔场贷了整整500万元,这是个让年近而立的张文深感震撼的数字。

  投苗、禁渔,到1995年,渔场开始试捕,单网次的产量达到从未有过的6万多斤。“1995年那年我们就回本了,不光是回本,我们还盈利了。”张文忘不了当时的激动。

年年冬捕的查干湖,鱼为什么越打越多?

  对于张文,1995年是一个太好的年份。也是在这一年,才32岁的他当上了渔把头。冰面广大,渔把头的心要更大。渔场上事无巨细,把头都得拍板——从渔网的尺寸、重量,到每张网的52名渔工的分工,每件事该怎么办,每个人擅长什么,张文心里一清二楚。

  “你不细致,就打不上来鱼;不精细,你的渔网扔进水里,可能就捞不出来了。”张文时刻保持着清醒,他身上绑着许多家庭的收成:“一年的收入也就在一个月里决定,过了年关开湖了,就没机会了,时间不等你。收成好不好,都在把头身上。”

年年冬捕的查干湖,鱼为什么越打越多?

  渔把头不好干,这是接下来的七八年里,查干湖一遍遍给张文上的课。

  “1998年一场大水,嫩江涨水倒灌,我们的鱼苗基本上没剩什么。2000年下了场暴风雪,因为积雪太厚,鱼就缺氧,2001年我们满湖全是死鱼。后来刚刚有点起色,到2002年又是一场鱼虱。”天灾连连,张文记忆犹新。

  熬碱长大的他,经历过更糟的时候。天灾打不服他。

  “我们还要挺过来,我们还要坚持,有水就不愁没有鱼,一定有好转的那一天。”在张文看来,“把查干湖搞起来”的决心无关渔把头的身份,就算是普通工人,他也这么想。

  03

  2002年,查干湖终于迎来转折。前一年开始,渔场又一次投放大量鱼苗,两三年后成效明显。随着鱼群数量增长,查干湖有了自己的“免疫力”,顺顺当当走过二十多年。“不敢想象,”张文感叹,“我们过去谁都不敢想象,我们现在什么都实现了。”

年年冬捕的查干湖,鱼为什么越打越多?

  千米大网在水下蔓延,张文的视线转到出网口旁的绞盘和马儿身上。零下20℃,渔工轮流在冰面停留,拖拽渔网的力气,主要靠马。

  张文说,千年的传统,至今仍在查干湖保留着:“我们用的是最古老、最原始的人工凿冰、冰下走网、马拉绞盘。2000米的大网怎么把鱼打出来,只有我们知道。”

年年冬捕的查干湖,鱼为什么越打越多?

  △马拉绞盘

  2009年,张文创造了单网产量16.8万公斤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一个早已被打破、却没有人去改写的纪录。到今天,查干湖上单网打出20多万公斤鱼是常事。

  留下一个高产的纪念,紧接着攀向更高的地点,张文觉得,后面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我们现在一年投放1000万尾鱼,一尾一年能长2斤。我们一年才打300万斤到400万斤鱼,鱼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我们捕鱼速度。很多人说查干湖的鱼咋越打越多,你算算,我们肯定越打越多。”

年年冬捕的查干湖,鱼为什么越打越多?

  △张文(右二)和渔工们在一起

  2018年,张文将“一号网”的传承重任交给了徒弟,一开始手把手带,这两年,他已经放下心来。但每年冬捕季,这片熟悉的冰面总在轻轻挠着他的心。“查干湖冬捕第二十代渔把头”,这是一个永远属于他的称呼。

  查干湖里渔网的网眼,早已从1寸变成6寸;每年水里多出的几百、上千万斤鱼,让今天领头的徒弟再不用担心天灾。千帆过尽,张文知道,他从没嫌弃过的这个渔场,刚迎来最美的时候。

年年冬捕的查干湖,鱼为什么越打越多?

年年冬捕的查干湖,鱼为什么越打越多?

  ▌记者丨古丽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近日,西藏定日灾区抗震救灾工作多管齐下,板房建设、群众安置、物资调运、废墟清理等多项工作全面提速;同时,灾区群众生活多样化需求逐步得到满足,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生活持续“升温”。
16
春运期间,长沙高铁工务段钢轨打磨工区线路工利用夜间“天窗”时间,推行打磨机为钢轨整形打磨,整治鱼鳞纹、波磨等钢轨病害,提高轨道平顺性,保障列车安全、平稳运行。春运期间,长沙高铁工务段钢轨打磨工区线路工利用夜间“天窗”时间,推行打磨机为钢轨整形打磨,整治鱼鳞纹、波磨等钢轨病害,提高轨道平顺性,保障列车安全、平稳运行。
16
当日,黑龙江省首届冰雕职业技能竞赛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开赛,18支代表队的50多位冰雕选手冰城秀技,吸引众多游客关注。当日,黑龙江省首届冰雕职业技能竞赛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开赛,18支代表队的50多位冰雕选手冰城秀技,吸引众多游客关注。
16
春运启幕,这是世界最大规模人口大迁徙,也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春运启幕,这是世界最大规模人口大迁徙,也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春运启幕,这是世界最大规模人口大迁徙,也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
15
2025年春运首日,兰张高铁新乌鞘岭隧道迎来了通车之后的首个春运。午夜时分,在这座海拔2800米的高寒特长隧道里,中铁兰州局兰州高铁基础设施段的桥隧工和线路工们开始了紧张忙碌的工作。
15
养殖工船(左)与“深蓝2号”在进行联合收鱼作业(1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近日,在黄海深处离岸约130海里的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深海智能渔业养殖装备“深蓝2号”迎来首次三文鱼收鱼作业。
15
2025年春运大幕开启,从1月14日至2月22日,共计40天。
14
春节临近,在地处我国陆地最东端的黑龙江省抚远市,国网抚远市供电分公司的工作人员踏雪巡线,在黑瞎子岛上对10千伏三营线进行巡检,保障用电安全。
14
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
14
“魔都新春娱乐指南——第十九届海上年俗风情展”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开幕。展览以新春娱乐为主题,回忆和挖掘上海人过年的风俗、潮流和事件,展现新春上海文旅深度融合的丰富内容。
1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