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从野蛮生长到提正减负

2025-01-07 09:09来源: 文汇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记者 卫中

  2024年,微短剧成为中国网络视听领域内的一颗璀璨爆发的“超新星”,不仅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用户数量也实现显著增长。据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预估,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约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毫无疑问,网络微短剧已经成为中国网络视听新的增长点。

  刚刚过去的这一年里,既有《一梦枕星河》《我的归途有风》这样的精品微短剧不断涌现,让人看到远方的光;也有《桃花马上请长缨》这样热播数据“霸榜”的现象级作品,证明微短剧市场的巨大潜能;还有《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闪婚老伴是豪门》等话题出圈的作品,将微短剧“炸”出了更多圈层的视野。随着微短剧进入北美、东南亚等核心市场,中国“霸总”们也成功出海。有数据显示,2024年有超过100款微短剧应用活跃于海外市场,应用内购收入近40亿元。

  2024年的微短剧市场繁花似锦,但也野草丛生。随着主管部门频频出击、重拳整治各种乱象、积极引导行业回归航道,业界逐步达成共识:微短剧市场要提正减负、丰富题材,走精品化道路。

  精品化,微短剧赋能文旅结合

  曾几何时,微短剧行业里围绕着几个“爽点”大量生产同质化作品,换个剧名、人名,故事大同小异,低质重复产出,严重阻碍行业的健康发展。为推动网络微短剧向高质量、精品化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4年初下发《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以微短剧的投资额度为标准,进行分类分层审核,旨在夯实主体责任、提高审核效率、分类规范指导,为微短剧的创作指明了方向,推动了行业的精品化发展。

  在政策的引领下,微短剧的创作方向逐渐明确。精品微短剧如《超越吧!阿娟》《天涯小娘惹》《我的归途有风》等纷纷涌现,或聚焦现代人婚姻,或展现地方民俗特色,或以非遗为故事载体,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些作品不仅破解了微短剧题材重复的痼疾,还就创作方向进行细分多元的探索,为行业精品化发展树立了标杆。

  尤其是在“微短剧+”领域,为微短剧的精品化、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案例。“微短剧+”是指将微短剧与其他领域或行业相结合,形成新的应用场景、商业模式、经济业态,带动微短剧内容提质升级并赋能千行百业。在这方面,“微短剧+地方文旅”作了标杆性的探索。2024年,国家广电总局推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通过推出一系列与旅游主题紧密相关的优秀微短剧作品,结合重大考古工程、非遗故事、城市漫步线路以及乡村振兴等多元化题材,为地方文化和旅游注入新的活力与魅力。

  “每一帧都是旅行的邀请函,每一集都是对地域文化的告白诗。”据悉,“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已经成功推出超过160部与主题相关的微短剧作品。包括《飞扬的青春》《我等海风拥抱你》《一梦枕星河》《你的岛屿已抵达》等作品,通过展现各地的民俗文化、街角风景以及当地美食等元素,成功吸引了观众的关注和喜爱。这些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情节,展现我国各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以及地方特色美食,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各地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彩。

  竖屏佳作“横着看”

  打开电视看微短剧,在2024年的下半年日益成为电视观众的一种常态,更有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微短剧陪你过大年”2025年微短剧春节档推荐片单,横跨电视大屏端和网络平台端两个系列。2024年微短剧领域的代表作如《龙行龘龘》《大话大话西游》《春风不改旧时波》《无人知是贵妃来》《以和为贵》《大力村超人》等14部剧目,都可以通过各地电视台多频道观看。这些微短剧涵盖农村、都市、文旅、爱情、家庭、公安、革命、青少等题材,有悬疑、喜剧、科幻、传奇等多种类型,这些竖屏佳作“横着看”——成为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为电视观众提供更多优质内容的重要补充。

  据中国视听大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11月,已有30余部微短剧在全国省级卫视播出,收视规模超5亿户次,其中千万级别观众规模的剧片占比高达48.3%。这些微短剧在电视大屏端的表现亮眼,其收视总时长占比是其播出时长占比的1.2倍,显示出观众对微短剧收视需求的旺盛。同时,微短剧的整体排播呈现出规律化特征,现实题材作品占据主流,收视黏性不断增强,与长剧形成协同成长的态势,体现了微短剧在电视大屏的传播活力和巨大潜力。

  主流机构和平台的加入,为微短剧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例如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CCTV-8)启动精品短剧播出季,东方卫视在黄金时段推出全国首个日播微短剧展播带——“品质东方·微剧场”。“主力军加入新战场”的举措回应了电视端观众对微短剧内容的需求,更引导提升了微短剧的制作标准和品质要求。众多优秀微短剧作品如《我是村长吴仁荻》《玉箭千里·我的同事9000岁》《南辕北辙的我们》等,通过电视大屏的播出,为观众带来丰富又具备一定深度的视听体验。

  当精品微短剧“由竖屏进军横屏”时,在更为商业化的手机端,微短剧也在不断开拓新的业态形式,例如在传统的付费、分账等模式之外,2024年微短剧的免费模式迅速崛起。据多家统计机构的数据,2024年里付费微短剧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而免费微短剧的增速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免费微短剧采用“应用内广告”模式,为小众、多元题材作品提供更多“冒头”机会,同时也对内容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强力纠偏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不久前,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管理提示,要求平台以及创作者对片名中含有低质恶俗、违背公序良俗、渲染极端对立情绪等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内容要素进行自查以及整改——这是主管部门对微短剧乱象的又一次强力纠偏。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里数量众多的微短剧因宣扬不良价值观、内容低俗、展示暴力或血腥画面等违规情况被下架。例如宣扬不良婚恋观和拜金主义的《美女们把我包围了》与《摊牌了,世界首富是我爹》,内容低俗的《重生之职场狂人》和《荒野奇遇》,通过猎奇剧情渲染家庭矛盾的《震惊全城,婆婆送大孙子下黄泉》,宣扬暴力行为的《阎帝令》,以及宣扬校园霸凌、虐待未成年和重男轻女观念的《女帝》与《幸福一家人》等。

  为了凸显“爽感”刺激,包括总裁追妻、重生复仇、赘婿逆袭、甜宠虐恋等套路化题材在微短剧领域泛滥。同时,部分微短剧为了吸引眼球,刻意制造和放大婆媳、男女矛盾,传播违反公序良俗的言论,甚至渲染血腥暴力,严重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其中,“霸总”题材微短剧成为比较普遍和突出的现象。这类剧集以自以为是的狂妄和金钱、权力至上的价值观为核心,通过“霸总”拯救弱者的桥段制造“爽点”,不仅扭曲了现实中的企业家群体形象,还误导一些观众形成偏见。此外,随着银发微短剧的兴起,一些作品也开始移植“霸总+甜宠”的陈旧套路,针对银发族观众所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改编,但同样存在人物形象刻板、情节荒诞离奇等问题。

  针对微短剧市场的乱象,监管部门持续加强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为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例如广电总局针对“霸总”微短剧发布管理提示,明确微短剧要基于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来讲好企业家故事的创作方向,并提出“压缩数量、提升质量”等管理要求。展望2025年,相信将有更多的微短剧创作者回归现实、贴近生活,创作出更多具有积极意义和现实价值的作品。

[责任编辑: 张晓荣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5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出舱的画面(视频截图)。这是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航天员首次通过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航天员出舱与货物出舱任务首次关联耦合实施,航天员陈冬时隔两年多再度漫步太空,航天员陈中瑞首次执行出舱任务。
23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正值水稻插秧季,当地农民应用卫星导航、纸膜插秧等现代农业技术,紧抓农时,田间一派繁忙景象。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正值水稻插秧季,当地农民应用卫星导航、纸膜插秧等现代农业技术,紧抓农时,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23
连日来,在位于洞庭湖畔的湖南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多家船舶企业加快生产进度,赶制订单。船舶制造是沅江市特色产业,形成了以游艇、钢制船舶、船舶舾装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全市现有船舶及配套企业60家。
23
这是5月21日拍摄的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明挖区间顶板浇筑施工现场。当日,历经40余名建设者连续35小时昼夜奋战,云南昆明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明挖区间顶板浇筑工程顺利完成,为长水机场航站楼建设及渝昆高铁后续架梁铺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连日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农业技术人员抢抓农时,应用卫星导航技术以及大垄垄上密植等现代农业技术,加紧开展大豆播种工作。连日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农业技术人员抢抓农时,应用卫星导航技术以及大垄垄上密植等现代农业技术,加紧开展大豆播种工作。
22
连日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位于山西南部的运城盐湖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从空中俯瞰,如同一块块散落在大地上的调色盘。连日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位于山西南部的运城盐湖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从空中俯瞰,如同一块块散落在大地上的调色盘。
22
5月20日19时5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1
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21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
21
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重点公共文化场馆建设,通过重大文化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了一批具有“海派”特色的文化新地标。
2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