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
平时让人避之不及的粪便细菌
如今却摇身一变
成了医生手中的“神奇良药”
最近,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携手I期临床试验研究病房,全省率先完成了两例消化内镜下肠道菌群移植术,让患者的肠道重新焕发生机,把他们从难治性腹泻的“泥沼”中拉了出来。
被腹泻折磨2个多月
赖先生被查出……
62岁的赖先生,被腹泻折磨了2个多月,每天跑厕所10多次,排出来的粪便像蛋花汤似的,肚子还时不时地闷痛。他四处求医无果,于是找到了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经过粪便培养、艰难梭菌检测、肠镜等一系列检查,赖先生被诊断为“肠道白念菌感染,肠道菌群紊乱”。
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陈丰霖带领的团队,通过微生物检查检测,发现他肠道里的菌群“乱套了”。有害菌(像革兰阳性有害菌、梭菌属、肠球菌属、放线菌属这些“坏家伙”)大量滋生,有益菌(比如布劳特氏菌属、粪球菌属、草酸杆菌属等“好帮手”)却少得可怜。部分有害菌的数量竟然是正常人的5倍多。
用“粪便”治病救人
协和医院全省率先开展
面对这种情况,陈丰霖主任和I期临床试验研究室阙万才主任带领的肠道微生态治疗临床研究团队,决定使用内镜下肠道菌群移植(FMT)这个创新的治疗方法。
陈丰霖主任解释道:“肠道菌群移植,就是把健康人粪便里的有益菌群‘移植’到患者的胃肠道里,让肠道菌群重新恢复正常的秩序。”近十年来,FMT作为一种重建肠道微生态的新思路,得到了医疗界的认可。它在治疗一些和肠道菌群失调有关的难治性腹泻、难治性便秘,还有自闭症等肠道内、外的疑难杂症上,都展现出了不错的效果。
协和医院多学科团队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取得了来自健康大学生捐献者的粪便菌群液。这些菌群液里的菌种比市面上的益生菌丰富得多。而且捐献者都经过了严格体检,菌群液也是经过精心制备的,安全又有效。
经过周全的准备,一场“肠道拯救行动”开始了。陈丰霖主任医师、庄铭锴主治医师和内镜中心的护理人员、麻醉科医师以及I期临床试验研究人员配合,在肠镜的“火眼金睛”下,把一根不会影响患者排便的细细管路固定在赖先生的回盲部,然后小心翼翼地通过管路,把50毫升菌液缓缓注入肠道。接下来的5天里,每天都重复着这个过程。最终,赖先生肠道里的有益菌群得到了有力补充,腹泻症状明显好转,开心出院。
近日,这支联合团队再出发,治愈了一名肾移植后被顽固性腹泻纠缠的患者——60岁的梁先生。梁先生在肾移植后,因为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免疫力变得很低,已被顽固性腹泻纠缠3个多月。他吃了抗生素、止泻药都不管用,整个人憔悴不堪。这次,他也接受了连续5天、每天50毫升的菌液肠道注射,同时还口服菌群胶囊。一段时间后,梁先生恢复正常。
记者 朱丹华 通讯员 苏萍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