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常年戴耳机的人,后来怎么样了?真的会变聋吗?

2025-01-06 09:53来源: 人民网科普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对很多人来说,耳机一定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晨跑、挤地铁、追剧、打游戏、办公......只要戴上耳机,就能不受外界打扰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些人甚至连睡觉都要戴上耳机。但是长时间戴耳机真的没问题吗?

  耳机使用不当的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在2021年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全球约有11亿年轻人由于长时间大声听音乐,正面临着永久性听力损失的巨大风险,其中约2亿人还深受慢性耳部感染的折磨。

  长期使用耳机不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高强度声音刺激可能对听觉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听力受损。

  2、长时间佩戴耳机可能会增加耳廓和外耳道感染的风险。

  听力受损

  我们的耳朵主要由耳廓、外耳道、中耳和内耳四个部分组成。声音通过空气传导和颅骨传导两种途径进入内耳,以空气传导为主,即声音被耳廓收集经外耳道传递至鼓膜,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会一起带动位于中耳的听骨链运动,而听骨链蹬骨足板的振动通过前庭窗传到内耳的耳蜗毛细胞,把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听神经传到大脑,我们就能听到声音了。

  然而,长期使用耳机,持续性的声音长时间地刺激耳朵,尤其是音量过大时,可能会导致耳蜗毛细胞损伤,从而导致出现噪声性耳聋或耳鸣。

  诱发耳部疾病

  耳道疖肿: 我们日常使用的耳机,大多会与耳廓前面以及外耳道软骨部直接接触,频繁使用耳机可能会对这些部位的皮肤造成反复压迫以及刺激导致皮肤损伤,引起疼痛或瘙痒,增加疖肿发生的机会。

  外耳道炎: 长时间佩戴耳机会引起外耳道内空气流通不畅,湿度增加,有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另外部分耳机的耳塞由硅胶等材质制成,可能引发过敏,出现皮肤红肿和瘙痒,同时如果长时间使用耳机后不定期清洁,可能会积聚细菌和污垢,当耳机与耳道接触时,这些病原体可能进入耳道,引发外耳道炎。如果耳机交叉使用,还会增加传播病原体的风险。

  耵聍栓塞: 长期佩戴入耳式耳机,不仅会影响耵聍的正常排出,还会刺激外耳道耵聍腺分泌增多且凝结成块儿,再加上不当的处理方法,比如使用棉签清洁耳道,可能会推动耵聍向耳道深处移动,导致形成耵聍栓塞,进而引起外耳道不适和感染。

  尤其要注意的是,由于我们身处嘈杂的环境之中,为了获得清晰、良好的声音效果,往往会不自觉地调高耳机的音量。但是当声音强度达到80分贝以上,且每周累计时长超过40小时,就会对我们内耳中脆弱的毛细胞造成损害,进而引发听力下降。

  而长时间暴露于高分贝的声音环境中,带来的不仅仅是耳鸣和听力下降等直接的耳部问题,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其他与噪音相关的健康隐患,包括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睡眠障碍、情绪烦恼以及认知障碍等。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健康问题,实际上都与长期的噪音暴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怎么正确使用耳机

  控制耳机的使用时间和音量

  为了保护听力,应当遵守 “60-60” 原则,即成人单次使用耳机时长不超过60分钟,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

  注意耳机的清洁

  养成定期清洁耳机的习惯,防止细菌和真菌滋生,降低感染风险;

  选择合适的耳机类型

  选择优质耳机或降噪效果好的耳机,可以有效提高声音质量和降低外界环境噪音的干扰;

  选择耳机的使用环境

  避免在嘈杂的环境,如地铁上、公交车上、马路边使用耳机,必要时优先选择主动降噪耳机,不要为了听清耳机里的声音而将音量调得过高,尽量把音量控制在能让自己听清楚内容的最低限度。

  睡觉时不适宜佩戴耳机

  睡觉时佩戴耳机会增加耳部结构损伤的风险,进而引起外耳感染;同时睡眠状态下佩戴耳机,不仅会使内耳毛细胞一直接收声音信号的刺激,导致听力疲劳,最终造成噪声性听力损伤,还会因为持续的声音刺激使大脑处于浅睡眠状态,影响睡眠效率,导致第二天精神状态变差。

  耳机是我们生活的伴侣,但也可能是听力的隐形杀手。合理使用耳机,保护听力,我们才能享受世界的美妙声音。

  转自科普中国

[责任编辑:张魏桔]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8月13日,X9043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阿塞拜疆巴库(无人机照片)。西安国际港站也成为了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开行量突破30000列的车站,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14
8月13日,由4艘纯电动港作拖轮组成的“绿色舰队”在中船天津码头鸣笛启航。据了解,这4艘拖轮组成了目前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纯电动拖轮船队,将主要用于在天津港水域协助各类船舶进出港和靠离码头作业。
14
当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当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当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当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
14
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位于北京的一个现代化商业温室中进行番茄自动杂交授粉操作(2024年11月29日摄)。8月11日,全球首台全流程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登上国际学术期刊《细胞》杂志。
13
8月12日,果农在河北省卢龙县刘田各庄镇张田各庄村软枣猕猴桃种植基地采摘软枣猕猴桃。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8月12日,河北省卢龙县刘田各庄镇六百户村四季青蔬菜种植合作社社员在大棚内采摘苦瓜。
13
游客乘船游玩罗甸县沫阳镇大小井景区(8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以旅居康养为特色,持续推进“旅游+”融合发展。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以旅居康养为特色,持续推进“旅游+”融合发展。
13
8月11日,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湿地公园一处水域,成群的黄嘴白鹭、苍鹭等在休憩觅食。8月11日,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湿地公园一处水域,成群的黄嘴白鹭、苍鹭等在休憩觅食。8月11日,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湿地公园一处水域,成群的黄嘴白鹭、苍鹭等在休憩觅食。
12
8月11日,游人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永安溪白塔镇段游玩(无人机照片)。8月10日,在漓江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段,游客乘竹筏游玩赏景(无人机照片)。8月10日,在漓江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段,游客乘竹筏游玩赏景(无人机照片)。
12
清晨4点,在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三位“00后”脑瘫青年揉着惺忪的睡眼,互相鼓励着起床。清晨4点,在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三位“00后”脑瘫青年揉着惺忪的睡眼,互相鼓励着起床。
12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