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岁!福建最长寿老人辞世!研究发现: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2025-01-04 08:46来源: 健康时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日,福建一位123岁的长寿老人辞世,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老人的一生留下了传奇般的长寿故事,激发了众人的好奇心,很想知道老人的长寿秘诀。

  实际上,长寿并非偶然事件,通常与一系列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息息相关。

  老人常说:

  没有过不去的坎,

  能吃能喝能睡便是福

  据闽南日报报道,1月1日福建最年长的老人林蛇母在家中去世。林蛇母生于1902年6月18日,享年123岁。

123岁!福建最长寿老人辞世!研究发现: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闽南日报图

  2023年,闽南日报记者曾前往林蛇母家中采访探寻她的长寿之道。年纪大了,林蛇母的视力渐渐模糊直至失明。几年前,她外出不慎摔倒,双腿留下旧患,行走不便,大部分时间只能卧床。

  然而,老人身体的其他机能尚完好,吃饭、穿衣、上厕所可以独立完成。

  知足常乐:常说“没有过不去的坎”

  当时77岁的黄春风是老人的小儿子,在黄春风的印象里,母亲知足常乐,脾气很好,不曾跟谁吵过架。

  “她生活过得艰辛,但她几乎未曾对生活有过抱怨。遭遇变故或生离死别,她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但很快她就能走出阴霾。用她的话说,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黄春风说。

  顺其自然:能吃能喝能睡便是福

  “母亲很少生病,从未住过医院。现在一顿饭还能吃下一碗稀饭,消化功能和食欲都好。”黄春风说,每天晨起时,都会沏上一壶茶,备几块糕点,送到老人房间。老人的三餐以易消化的稀饭为主,也会吃包子和水饺。

  不到10分钟,林蛇母已将碗里的7个水饺清空,直呼“不够”,要再来几个。“能吃能喝是老人家的福气,但我们会在满足她口福的同时对数量进行控制,以防过量造成肠胃负担。”黄春风说。

  老人喜欢聊天,对抛来的问题大都能清晰回应。当问及长寿秘诀时,老人一时语塞,然后笑着回答“不知道”。一旁的黄春风帮母亲作答:“她时常念叨,能吃能喝能睡便是福。”

  在儿子看来,母亲平平淡淡地过日子,不争、不气、不强求,为人处世顺其自然,这也许是她如此高寿的“内因”。①

  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8个特点

  2020年《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遗传因素对过早死亡的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大约只占30%。比起遗传因素,社会、环境、行为和生活方式等才是影响死亡的重要因素。②

  在生活中,拥有以下这些特征的人,往往更容易长寿。

123岁!福建最长寿老人辞世!研究发现: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健康时报资料图

  1. 胃口较好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杜昌旺2022年在人民日报健康号视频中表示,随着人年龄增加,代谢消化能力下降,肠胃功能也会不如以前。

  如果超过60岁之后对食物的摄取量和之前没有很大的差别,那说明肠胃各方面功能运转较为健康。只有肠胃健康,才能让身体有机会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③

  2. 腿脚灵活

  腿脚灵活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表现,腿脚灵活说明这个人的关节、肌肉能力都比较健康,每天进行活动行走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从而让抵抗力得到增强,不容易患有其他疾病。③

  3. 肺活量好

  肺活量比较好,说明呼吸系统比较健康,我们的生命质量就在于一呼一吸,肺活量比较好的人群,身体的状态和感觉会更加年轻,在走路的时候也不会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情况。③

  坚持运动,如游泳、慢跑、骑车、爬山等,对肺活量保持很重要。

123岁!福建最长寿老人辞世!研究发现: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健康时报资料图

  4. 睡眠较好

  很多人上了年纪的人,睡眠质量变差,睡眠时间也开始减少,这样的情况会影响白天的状态感。

  如果超过60岁之后,睡眠状态以及睡眠时间都能够得到保障,那么这个人的身体一定会很棒,相比较同龄阶段的人群会更显年轻,往往更容易长寿。③

  5. 体重适中

  我们常说能把体重维持在稳定范围内,更健康。但在长寿这件事上,随着年纪增大,体重微增的人似乎更占便宜。

  2020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一项研究发现,与成年后保持正常体重的人相比,31岁时在体重正常范围内并逐渐增重的人死亡风险最低。

  研究发现:拥有健康体重指数(BMI)且逐渐增重,但从未达到肥胖程度的人,寿命最长。这些成年人甚至比那些终生保持正常体重指数的人活得更长。当然,在成年后就已经肥胖,但还继续增加体重的人,死亡率最高。④

  6. 手上有劲

  握力是成年人健康指标之一。握力不足,表示上半身血管功能下降,血管弹性不好,容易得高血压,也反映了心脏功能下降。另外,握力不足还标志着人体的松扩力量不足,对肺不利。⑤

  握力好的老人,也证明本身的肌肉水平良好。在日常生活行动中,也更灵活。

  练握力,中青年人可以通过哑铃、握力器等进行锻炼;老年人可在家就地取材,使用矿泉水瓶代替哑铃、用拧毛巾、健身球等,都可提高握力。注意用力时不要憋气。⑥

123岁!福建最长寿老人辞世!研究发现: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健康时报资料图

  7. 别太闲着

  即使是上了年纪,也别太闲着。北京协和医院保健医疗部医师谢海雁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老年人可结合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些文体活动,比如棋牌、扑克、麻将、绘画、读报、球类、听音乐或唱歌、吹奏乐器、朗诵等,训练语言能力、调节情绪,增强自信心及耐心的同时,有利于增加社交技能。

  一些户外的体育锻炼也必不可少。步行、室内小步跑、走鹅卵石路、跳舞、太极拳、乒乓球和康乐球运动、广播体操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可增强体力,防止肌肉萎缩,改善关节功能。⑦

  8. 心态乐观

  养生养的就是一个心态。俗话说:情绪不好,所有养生都是徒劳。很多疾病与各种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有关,它影响机体生化代谢,使免疫功能降低。

  心态好的人更长寿。2019年一项刊发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发现,乐观的人更有可能活得久,并实现超长寿命,可达85岁或以上。其中,乐观组比不乐观组的寿命长约10%。⑧

  本文综合自:

  ①2025-01-02闽南日报《123岁!漳州最长寿老人,昨日去世》

  ②Pizzo P A . A Prescription for Longevity in the 21st Century: Renewing Purpose, Building and Sustaining Social Engagement, and Embracing a Positive Lifestyle[J]. JAMA, 2020.

  ③2022-07-13 人民日报健康号“神经外科杜医生”《不论男女,若过了60岁以后还有这4个表现,或属于“长寿体质”》

  ④Life-long Body Mass Index Trajectories and Mortality in Two Generations[J]. Annals of Epidemiology, 2021, 56(4).

  ⑤2012-01-30健康时报《成人握力背力持续下降》

  ⑥2015-05-25健康时报《心脏好不好测测握力》

  ⑦2018-06-26健康时报《老人会玩更长寿》

  ⑧Optimism is associated with exceptional longevity in 2 epidemiologic cohorts of men and wome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9 Sep 10; 116:18357.

[责任编辑:黄童欣]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截至5月4日,本届广交会共吸引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8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去年同期增长17.3%,创历史新高。截至5月4日,本届广交会共吸引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8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去年同期增长17.3%,创历史新高。
06
这是5月3日在埃及新河谷省拍摄的中曼埃及公司奥瓦伊纳特水井项目现场。沙漠夕阳下,金色余晖中,高耸的钻机还在为钻探“生命之泉”而轰鸣不息。沙漠夕阳下,金色余晖中,高耸的钻机还在为钻探“生命之泉”而轰鸣不息。
06
5月5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战机编队飞过红场,参加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彩排。5月5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战机编队飞过红场,参加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彩排。
06
5月4日,在江苏省兴化市陈堡镇的泰州华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车间进行切割作业。“五一”假期,各行各业劳动者坚守岗位,庆祝自己的节日。“五一”假期,各行各业劳动者坚守岗位,庆祝自己的节日。
05
“五一”假期即将结束,各地迎来假期返程高峰。“五一”假期即将结束,各地迎来假期返程高峰。“五一”假期即将结束,各地迎来假期返程高峰。“五一”假期即将结束,各地迎来假期返程高峰。
05
“五一”假日期间,位于新疆鄯善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吐峪沟村吸引不少游人观光旅游。“五一”假日期间,位于新疆鄯善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吐峪沟村吸引不少游人观光旅游。
05
在失重舱内进行空间科学实验 在飞上太空前的转椅训练中 桂海潮一开始有些不适反应 冒虚汗、恶心、头晕 不服输的他开始加练 一只手抓着另一侧耳朵原地旋转 就这样 练习了一段时间后 通过刻苦训练 
04
“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近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揭晓,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位列其中。
04
走进浑河滩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园,记者看到一座座排列整齐的智能温室。2024年,内蒙古设施农业绿色发展技术研究院成立,着力开展现代设施农业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和技术攻关。
04
平凡岗位的劳动者们,以不凡的坚守与创造,诠释着劳动的力量。从今年3月开始,东方物探塔里木物探分公司2170队2400多名物探工人,挺进昆仑山中,克服山高崖陡、高原缺氧、天气多变等困难,在昆仑山中为国家找油找气。
0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