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以来,在一些自媒体博主的推波助澜下,饭圈文化在大熊猫粉丝中借机兴起。
为博取流量,一些网络博主持续编造传播“大熊猫遭受虐待”等不实信息,并煽动、蛊惑部分“猫粉”对大熊猫研究领域专家、工作人员等实施网暴并造谣攻击,甚至进行线下辱骂和滋扰。
网暴、尾随辱骂、拨打骚扰电话
大熊猫专家频遭攻击
6月13日,大熊猫育幼专家魏明正在园区内进行例行巡检工作,突然被数名不明身份的人员尾随、辱骂。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副主任 魏明:她直接问我,你是魏明吗?我说是,两三个人直接把我拉走,拉着我的衣服说你就是卖国贼,前面的人把我拉着,最前面的人拿着手机在拍我。
除了当面的言语威胁、辱骂外,魏明还遭到了持续的网络暴力。2023年4月,魏明赴美国华盛顿动物园协助开展3只大熊猫归国的相关工作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香”“添添”一家身体状况较好。此后,针对魏明的网络暴力就没有中断过,甚至导致他不得不中断了一些正在开展的科研项目。
同样是2023年4月,另一位专家侯蓉的个人信息也被人公布到网上,自那以后她不断被大量电话和短信骚扰,还遭到了网络暴力攻击。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 侯蓉:曾经一天接几百个骚扰电话,差不多两三分钟就有一个,现在我办公室的电话线都是拔掉的。
从尾随辱骂、泄露个人信息、不断地造谣诽谤,到持续给各个部门邮寄虚假举报信、拨打大量虚假报警电话等,针对大熊猫专家的骚扰手段不断升级,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资深首席专家 张和民:有几次“黑粉”报警,说我是熊猫屠夫、熊猫杀手。警察没办法,还跑到我家里来找我核实、说明这个事,搞得我非常难受,就像罪犯一样。
是谁在攻击大熊猫专家?
警方抓获12名犯罪嫌疑人
从2023年初到年底,四川警方不断接到相关人员被威胁造谣的报案。针对这些违法行为,四川成都、攀枝花等地警方今年分别成立专案组,对相关情况展开了调查工作。
警方调查发现,网络上不断出现针对大熊猫专家等人的网络暴力攻击主要有两个时间节点:2023年4月旅美大熊猫“丫丫”回国,以及2023年11月另外3只旅美大熊猫回国。
一些极端动物保护者利用大熊猫回国带来的热度,通过线上线下的配合,不断编造谣言诽谤信息,甚至到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多处基地进行聚集滋扰,目的就是阻挠我国大熊猫正常的国际交流活动。
今年6月13日10时左右,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外有数十名不明身份的人聚集,经过一番商量后,这些人中有人手持横幅并大声呼喊吸引其他游客围观,有人在旁边拍摄画面。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这个群体中的两个关键人物是来自河南郑州的网民王某和来自广东深圳的网民裴某霞。
为阻挠都江堰基地两只大熊猫正常的国际交流活动,王某、裴某霞等人组建了数个社交群组,并对群内的“猫粉”进行了长期的蛊惑和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猫粉”参与了线下的所谓声援活动,无法赶到现场的人还会主动提供资金支持。
王某、裴某霞等人还将现场收集到素材提供给白某红等自媒体博主,由他们进行拼接加工后再传播扩散。白某红不断恶意编造和散布大熊猫被用于非法实验、遭受虐待等不实信息,甚至侮辱诽谤大熊猫保护领域专家。据警方调查,白某红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先后获利近18万元。
今年5月至6月,四川成都、攀枝花等地警方根据线索成功打掉陕西白某红、四川唐某、黑龙江周某玉、广东裴某霞等极端动物保护犯罪团伙4个,依法移送起诉主要犯罪嫌疑人12名,行政处罚线下滋扰人员9名。
这些都是谣言
不可信!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自带流量,让很多喜爱大熊猫的人成了“猫粉”。然而,一些原本正常的动物生活习性、科研成果等成为一些极端动物保护者造谣的素材,甚至是获利的手段。
电击取精残害大熊猫?谣言!
“电击取精”“电击取卵”这些网络上耸人听闻的谣言,深深牵动了大熊猫粉丝们的心。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机构多次就此类谣言进行辟谣:涉及大熊猫人工授精技术的是“电刺激采精”,并非网传的所谓“电击取精”。
电击,俗称“触电”,是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或动物,引起身体组织不同程度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而大熊猫采精所使用的电刺激是无创弱电刺激,电压仅为2—6伏,完全在安全范围内。
专家介绍,大熊猫电刺激采精技术从1978年起开始用于大熊猫辅助生殖,目前已经在国内外大熊猫的繁殖中广泛使用了46年,尤其20世纪90年代末期优化该技术后,没有任何一只大熊猫因为电刺激采精或者人工授精造成健康损伤。
抽骨髓、做活体实验残害大熊猫?谣言!
白某红等自媒体博主编造,科研人员对大熊猫抽骨髓、活体实验等残害活动,以科研、放归自然等名义等骗取国家资金。真实情况是,开展大熊猫等珍稀濒危动物研究,均遵循“非损伤性研究原则”,相关的研究都是在不影响大熊猫健康的前提下开展的。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 侯蓉:熊猫研究所用的材料,只能用粪便、尿样、毛发、影像资料、口腔拭子,以及训练时采的少量血液做检测,只有动物死亡之后才可能采到身体组织材料。
据专家介绍,采用大熊猫死亡个体组织材料开展的研究,可以深入分析研究死亡原因,为相关疾病预防、控制和治疗提供参考,并可以抢救性保护大熊猫遗传资源等。
️警方提示️
“猫粉”可以通过官方途径
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科学常识
不要轻信网络谣言
以免成为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
违法行为的参与者
总台央视记者/张岗 苗毅萌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