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思考时“转速”快还是慢?

2024-12-27 10:23来源: 科技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人们总觉得自己的内心世界无比丰富,仿佛有无数的想法和情感在头脑中涌动,只是难以通过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在与播客主持人乔·罗根的对谈中形象地称之为“带宽问题”。马斯克想创造一种革命性接口,让人脑能直接与计算机对话,再也不受限于语言或书写速度。

  但即使马斯克成功了,他可能仍会感到沮丧。最近发表在《神经元》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一个冷酷的事实:人类的思维速度仅为每秒10比特。这就是人类用来记忆、决策和想象的速度。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类的感官系统每秒可以捕捉多达10亿比特的信息。

  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人难以接受,研究人员赋予其一个贴切的名称:“马斯克错觉”。

  “人类大脑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研究的合著者、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神经科学家马克斯·梅斯特认为,“在作决定这件事上,大脑的速度慢得可笑,甚至远不如我们日常使用的任何设备。”

  为什么大脑处理信息如此缓慢?这一现象源于思维处理的单线程模式。感官系统能并行处理数十亿比特的信息,像一条宽阔的高速公路。然而,这些信息进入大脑后,却被迫通过一条狭窄的单车道,最终只能处理每秒10比特的信息。

  人类大脑堪称一头猛兽。它的800多亿个神经元形成了数万亿个连接。这些连接以各种方式组合在一起,使人类能感受、想象,并在人类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方式。相比之下,果蝇的大脑简单得多,只有区区10万左右的神经元。但这已足够支持它们飞来飞去寻找食物,并与其它果蝇“商量”事情。

  为什么人类大脑不能像果蝇大脑一样快速并行处理信息完成复杂任务呢?答案或许在于必要性,更准确地说,缺乏必要性。

  “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个相对缓慢变化的环境中。”马克斯·梅斯特表示,“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大脑并不需要超快的处理速度。”

  了解人类大脑的进化过程或许能为人工智能的改进提供重要启发,同时让其更好地适应人类独特的神经结构。至少,从这个角度看,放慢脚步、以简单问题为起点理解世界,或许能带来更深层次的智慧和洞察。(记者张佳欣)

[责任编辑: 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新华社发(王亚鹏 摄)  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
28
近日,受上游降雨影响,黄河晋陕峡谷水量大涨,位于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县交界的壶口瀑布迎来伏汛,主副瀑布连成一线。近日,受上游降雨影响,黄河晋陕峡谷水量大涨,位于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县交界的壶口瀑布迎来伏汛,主副瀑布连成一线。
28
夏日里,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红柳湾镇加尔乌宗村牧民们赶着骆驼,从戈壁滩春季牧场转场到祁连山区的夏季牧场,让骆驼更好生长的同时也让牧场环境得到休养生息。夏日里,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红柳湾镇加尔乌宗村牧民们赶着骆驼,从戈壁滩春季牧场转场到祁连山区的夏季牧场,让骆驼更好生长的同时也让牧场环境得到休养生息。
28
这是7月26日拍摄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开幕式现场。本届大会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包括会议论坛、展览展示、赛事评奖、应用体验、创新孵化等五大板块。
27
当日,贵州榕江举行主题为“感恩重启·贵州超力量”的超级星期六活动,球星巴乔、卡洛斯现场助阵,助力“村超”重燃赛事,正式回归。当日,贵州榕江举行主题为“感恩重启·贵州超力量”的超级星期六活动,球星巴乔、卡洛斯现场助阵,助力“村超”重燃赛事,正式回归。
27
26日,2025年游泳世锦赛跳水项目迎来首个比赛日。7月26日,冠军中国队选手陈艺文、陈芋汐、程子龙、曹缘(从左至右)在颁奖仪式后合影。
27
近年来,作为民营经济重镇的福建省泉州市,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可持续支撑,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型,激活民企发展新动能。
26
当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十三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下称“书博会”)在重庆开幕,线上线下汇集精品图书上百万种,其中新书约10万种。本届书博会以“书香中国 阅读之美”为主题,主会场设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同时在重庆市南岸区、大足区设分会场。
26
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25
7月23日,工作人员在贺兰山岩画遗址区内进行2025年度岩画复查(无人机照片)。贺兰山岩画记录了3000至10000年前当地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及多种图案和抽象符号,是反映我国北方先民生活状态的文化符码,为研究贺兰山地区远古时代乃至近现代生态环境和物质条件提供了珍贵资料。
25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