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不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而且早诊断率低,导致很多患者癌症晚期占比高、预后情况差。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王胤奎,是一名地道的东北人,天生乐观的他学医期间也曾有过迷茫,在导师季加孚的影响下,他坚定了以胃癌围术期化疗和微创治疗为主要学术方向,深入开展系列研究,不断优化临床实践,守护患者胃健康。
“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好医生”
王胤奎与医学的缘分,始于“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句古语。怀揣着一颗济世救人的心,2008年,他踏入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大门。然而,在“象牙塔”的学习并非如他最初所想。
作为一名擅长逻辑思维的理科生,面对医学中大量需要记忆和背诵的内容,他感到无所适从。“这块肌肉叫什么名字?它的起点在哪?这些知识必须要死记硬背,就像看图识字一样,我一度觉得自己好像选择了一个错误的专业。”
但这份迷茫和怀疑伴随着亲人的患病逐渐淡化。“大学期间,我的伯父诊断出了胃癌。”王胤奎回忆,经过手术和一年的药物治疗,很遗憾还是去世了。这是他第一次意识到了胃癌对生命健康产生的威胁。
大四接触到临床课程后,王胤奎真正地发现了医学的魅力。他形容找病因的过程就像是一名侦探在断案,尽管过程曲折、充满挑战,但光明就在前方。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治疗更规范、更精准,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好医生。
最终,在导师季加孚的指导下,王胤奎选择胃癌围术期化疗和微创治疗为主要研究方向。
围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王胤奎介绍,中国是胃癌大国,约70%的胃癌患者在发现时已经是局部进展期胃癌,单纯手术无法达到非常好的根治效果,且整体预后较差。为了给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在季加孚和李子禹两位医学前辈的带领下,他们团队开展了新辅助化疗后的腹腔镜对比开放手术的随机对照研究。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开展这方面研究。
“现在大多数人对微创手术越来越认可,但对于胃癌偏晚期的患者,经过随机对照研究后,我们发现,先进行药物治疗控制住肿瘤发展,再进行手术治疗效果会更好。”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更多潜在获益,也让王胤奎获得了第13届国际胃癌大会“青年研究者奖”。
“其实在胃癌的治疗上,还有非常多可以再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一些现状,为患者做更多事。”王胤奎说。
“这里是传递爱和正能量的地方”
“心语墙”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独特的一道风景,一张张五彩斑斓的便签纸,汇聚成一个大大的心形图案,留下了许多患者的心里话。
“感谢王胤奎医生。手术顺利,早日康复!”采访当天,一位患者给王胤奎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而他似乎也早与这名患者成为了朋友。
在王胤奎看来,医学不应该是单纯的“技术活”,还应充满人文关怀。肿瘤治疗过程中,患者面临着诸多身心挑战,医患共同决策是人文关怀最好的体现方式之一。
什么是医患共同决策?王胤奎解释,诊疗决策模式分三种:第一种是医生主导,告诉患者如何做,患者根据医生的建议执行;第二种是患者主导,患者有一定的相关背景和基础,给医生提要求,医生满足患者需求;第三种是医患共同决策,医生需要告诉患者病情现状、可选择方案、每一种方案的优劣,倾听患者的诉求。显然,通过医患共同决策的方式,与患者深入沟通,把已知信息和决策权交给患者,会对治疗有更多帮助,也更容易建立起医患互信。
“每做一个周期的药物治疗,我都会和患者进行一次深度沟通,至少半个小时。”王胤奎表示,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沟通的艺术。作为医生,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也正是这样一个传递爱和正能量的地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王胤奎认为,人工智能的引入将为肿瘤行业带来巨大的变化。“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疾病进展。这将极大地提高肿瘤治疗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未来,他希望能够将这些新技术融入临床实践中,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栏目简介
《医路人生》是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光明网推出的特色访谈栏目,聚焦先进医务工作者的事迹和贡献,以医者视角记录生命故事,展现医学温度,传递人文力量。
特别鸣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记者:蔡琳、刘雪洁
视频制作:贾凡
京华卫生编辑部出品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