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结构复杂,是人体的“发动机”。成年人的心脏只有拳头大小,每天大概跳动10万余次。因为难度高、风险大,心外科手术一直被称作是在“刀尖上跳舞”。
在这方寸之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成人外科中心主任医师王现强已经工作了20余年,他为生命的每次跳动奋力一搏,让患者焕发“心”生。
“医生好伟大”
王现强的从医之路起源于一段深刻的童年记忆。六岁那年,他的父亲因见义勇为受伤,动脉被扎破,大出血急需救治。当时,医疗条件尚不发达,看到医生们经过一夜的奋力抢救,最终挽救了父亲的生命时,他便立志成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
大学时期,王现强选择了临床医学专业,广泛涉猎内外妇儿各科知识。“心脏外科手术是外科领域皇冠上的明珠”,老师的一句话则激发了他对心脏外科的无限向往。
心脏每时每刻都在搏动,而心脏手术常常需要让心脏先停下来。在没有心肺机和ECMO的年代,心脏手术是个禁区。即使现在有了这些技术,心脏手术的难度仍然很大。而王现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手术室里度过,谈起做手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两个词总是挂在他的嘴边。面对平均一年400多台的手术量,在手术室里,王现强觉得时间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虽然累但心里很满足。
“我把每台手术都当做是自己的第一台手术,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敬畏之心,每一针、每一线、每一刀都要精雕细琢,一定要做好。”王现强说道。
不仅如此,从到阜外医院的那天起,王现强还坚持着术后记录的习惯。每次术后,他都要进行复盘汇总:术前计划是怎样的,术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否遇到突发情况,术后结果怎么样……思考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他每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做医生要有良心、有医德,要对患者负责。”王现强一直牢记导师胡盛寿院士的谆谆教诲,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他。在他看来,患者是医生的另一个老师,想做一名好医生,光有好的手艺和技术远远不够,还要学会如何跟患者沟通交流,和患者交心,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而在和患者沟通的时候,王现强也有着自己的小诀窍,他喜欢把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成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解释给患者听,“心脏就像花,心脏缺血了就像花旱了,做完搭桥或支架,就像给花浇了水,心脏功能就恢复了。”
“为了患者,放手一搏”
从医二十多年,对王现强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手术之一就是2017年6月26日他作为胡盛寿院士的助手,完成的我国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我国心力衰竭患者约为890万,心力衰竭一旦进入终末期,患者往往无法进行任何体力活动,普通的药物治疗往往难以控制病情,最有效的方法是心脏移植。但心脏供给十分有限,全国每年只有几百例的心脏移植手术得以进行。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人工心脏植入成为新的治疗方案。
“人工心脏相当于一个血水泵,它可以把心脏里的血抽出来,通过水泵打到主动脉里去,给全身的各个脏器供血。”王现强表示,首例意味着文献之外,并没有临床实践经验可参考,在此之前,仅做过动物实验,第一次用在人的身上内心非常忐忑。怎么把泵缝到心尖上?怎么止血?怎么摆放泵的位置?……这每一个步骤都要倍加小心。
王现强回忆,那是一位病情危重的心衰患者,尝试了各种救治办法后仍未起效,等待心脏供体的机会也非常渺茫,人工心脏植入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只能放手一搏。在患者家属的坚定支持下,在导师胡盛寿院士的带领下,手术最终耗时6小时,比普通的心外科手术耗时多一倍,顺利完成。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显著提高。ECMO很快就撤掉了,患者的抵抗力很好,也没有感染,各个方面恢复得都很顺利。”提及此,王现强自豪又欣慰。至今,人工心脏在该患者的体内“跳动”了7年,运转良好,一次次复查中,王现强也与患者成为了好朋友。
截至10月18日,阜外医院已经成功为158例心衰患者植入人工心脏,3年生存率89.6 %,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3年生存率(80%),并发症也明显低于国际同期水平。人工心脏的长期生存率与心脏移植相当,甚至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展现出更为显著的优势。
每个患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医学领域更新迭代迅速,从普通心脏外科手术到微创治疗再到AI诊断,王现强总是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拥抱新技术。通过人工智能书写病历,与患者进行科普谈话,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更精确全面地分析,王现强对于医学技术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要守护患者的健康,守护每一颗跳动的心脏,为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栏目简介
《医路人生》是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光明网推出的特色访谈栏目,聚焦先进医务工作者的事迹和贡献,以医者视角记录生命故事,展现医学温度,传递人文力量,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
特别鸣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记者:刘雪洁、蔡琳、王雪
视频制作:贾凡
京华卫生编辑部出品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