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浦东警方破获了一起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成功捣毁一个制售假冒名牌包具的犯罪团伙,查获涉案商品116万多元。
“警官,我花了十几万竟然买到了一个假包!”近日,家住浦东的瞿先生急匆匆来到浦东公安分局周浦派出所报案,称自己买到的名牌包具疑似是假货。接报后,浦东公安分局经侦支队、三林公安处立即开展调查。
经了解,瞿先生是从事二手奢侈品回收行业的,最近通过圈内好友认识了一名同行卖家,对方表示,有一个名牌二手包具出售,瞿先生与其在线上谈妥价格,最终以11.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包包到货后,经验丰富的瞿先生左看右看都觉得不是正品,于是立马质问卖家,但对方表示,该包也是从上家手里收来的,所以只愿意退还部分差价,自觉被骗的瞿先生最终选择报警。
知晓情况后,浦东公安分局经侦支队将该包送往品牌方进行检测认定,结果显示:该包不符合品牌工艺,确实是一个假包!
经侦支队第一时间立案侦查。经深入调查,一个以莫某某为首的假冒品牌包具制售团伙逐渐浮出水面。8月1日起,专案组分别赶赴江苏、陕西抓获了莫某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并在莫某某家中查获了大量皮具、包装袋、锁扣、制假工具以及待售假冒品牌包具,累计金额达116万多元。
面对确凿的证据,4人对制售假冒知名品牌包具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据交代,莫某某在发现这一途径有着高额利润后,便起了歪念头,其在2023年学习到包具走线、商标烫印等制假技术后,先后拉拢刘某某等人一起参与制售假冒名牌包具。
莫某某为谋取非法利益,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找人代工制作五金配件、缝制包具,随后拿回家中,自己用钢印打标机对包具进行烫金并印上序列号,从而制作假冒名牌包具成品。
为了让包具看上去更“完美”,期间,莫某某更是专程学习了包具走线、金属配件等相关鉴定技术,从中吸取“经验”,不断调整、优化包具各处细节,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包具制成后,莫某某与其母亲汪某某负责找到江苏省内的二手市场买家,后以正品的价格出售,刘某某则负责陕西和四川两地的售假工作。事成之后,刘某某及张某某会得到包具售价10%的利润作为报酬。截至案发,该团伙累计对外销售总额为50多万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莫某某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和诈骗罪,已被浦东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其余3名犯罪嫌疑人分别因诈骗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浦东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综合:警民直通车-上海、话匣子
7月8日,广州市公安局“平安广州宣讲团”组织学生等走进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近距离感受水上警察装备和救援技能,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据介绍,平安广州宣讲团成立至今已有10年。截至目前,已举办近300场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等场所,带给大家“听得懂、记得住、愿意主动传播”的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