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昌俊
如今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不同类型的口腔治疗机构随处可见。这么多的口腔诊所对于消费者而言,是意味着能享受更多优质医疗服务还是陷入了良莠不齐的选择困境?日前,央视新闻报道,前不久辽宁省大连市的王女士去看牙,走了七八家诊所,得到了四个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案,报价从300元到5000元不等。而进一步调查发现,不少口腔诊所的医生资质、执业信息,均与对外宣称的事实不符。
关于口腔治疗机构乱象,此前就有过不少曝光。如就在前几个月,一则“坏了1颗牙,竟被拔全口29颗牙”的新闻就上了热搜。并且,随着一些乱象的公开,很多人对于口腔治疗市场“水很深”也并非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但这次媒体报道所揭露的一些真相,还是让人大跌眼镜。
比如,针对同一颗牙根条件较好稍有疼痛的牙齿,竟然七八家诊所给出了报价从300到5000的治疗方案。这些五花八门、价格相差极大的治疗方案,简直就是把患者当成了“韭菜”,经营者信奉的是“能割一个是一个”,缺乏基本的医疗伦理和市场伦理。它不仅意味着患者可能要多花冤枉钱,更意味着要承受不小的安全风险。毕竟,牙齿治疗涉及复杂的神经系统,一旦出错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而治疗方案和收费标准天差地别背后,更有各种看起来“高大上”的诊疗机构“挂羊头卖狗肉”。如调查发现,一些口腔治疗机构,挂着“牙齿修复中心”“口腔专科联盟”等牌子,极力宣传医生团队实力雄厚,有知名医生坐诊。但实际上,它们所展示的医生资质、执业信息,不少经不起细究。如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以及各类专业委员会的会员,是如今不少口腔医生履历中常见的一种标签,但记者在没有提供任何有效资质证明,连名字都为虚构的情况下,仅仅通过缴费,就获得了和很多口腔医生一样的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资格。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些口腔医院关键的科室和岗位,竟然没有一个固定的医师坐诊。
可见,如今的口腔诊疗市场,从上游各类资质的“背书”,到下游的诊疗、收费,都显示出极度失序的风险。而与此相伴的是,近年来口腔诊疗市场快速扩张。如有数据显示,仅2019年到2022年三年之间,我国的口腔治疗机构就增长了60%;截止到2024年1月,全国市场监管部门登记在册的口腔医疗机构已达12.6万家。显然,这一市场的发展质量与其规模,严重不匹配。任由这一态势蔓延,将形成更大的消费者权益黑洞,甚至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
客观说,口腔诊疗市场,天然有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空间,市场在发育初期容易出现一些“浑水摸鱼”“良莠不齐”的现象,其实很难完全杜绝。但是,当前口腔诊疗市场发展到如此规模,整个行业依然呈现出这种较普遍的乱象,行业发展质量并没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而提升,表明单靠市场的自发竞争已很难形成良性的发展格局,这就需要引入更规范、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像行业的准入门槛,医师专业资质的审核和专业人员配备标准,都应该有更明确的“硬约束”。此外,针对消费者投诉,也应有明确的受理和调查机构,同时加强对相关投诉信息的公开,给予消费者更多的信息参考。
应该明确的一点是,市场化的口腔诊疗机构,虽然兼具医疗属性和消费属性,但不能因为市场扩大了,消费属性增加了,就忽视了对医疗属性的坚守。而这种坚守,必须要通过专业化的外部监管来托底。像遏制过度治疗、保障专业人员的资质问题,就必须像对待医疗机构那样有着严格的标准规范。即便是作为消费市场,有效打击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等,也是维护市场健康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最基本要求。总之,不能让这个行业一直在“割韭菜”的游戏中前行。(朱昌俊)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