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保健品乱象调查 环环相扣“洗脑”

2024-12-04 09:31来源: 经济参考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1月25日,带货主播“麦琪啦”在直播间销售保健品违规宣传一事引发关注。

  近年来,直播间的保健品已成为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重灾区”。不少老人“一边上网,一边上当”,不仅花费大量时间和钱财,也面临健康风险。

  直播间售卖保健品有哪些套路?虚假宣传为何屡禁不绝?记者展开调查。

直播间保健品乱象调查 环环相扣“洗脑”

  沉迷直播间,买一次就踩一次坑

  两年前“入坑”后,陈女士的姥姥每天都会准时看直播。花在直播间里的钱已有上万元,但保健品仍源源不断地出现在家里。

  “这款益生菌吃了可以杀肠子里的菌”,直播间内,声称是“某三甲医院院长”的主播侃侃而谈,“有奇效”的益生菌卖出698元两盒的价格。

  上海的李樱(化名)也注意到家中老人的异常。68岁的母亲每天要花4到6小时看直播,出门也要戴着耳机、拿着手机,边走边看;从纳豆胶囊、复合硒片到小分子纯肽,在直播间买的保健品越来越多。

  近年来,老年人沉迷“养生”直播间、购买各类保健品的情况并不鲜见,然而,不少保健品都是假冒伪劣产品。

  “每买一次就踩一次坑。”陈女士介绍,姥姥多次下单的一款益生菌,包装与某知名保健食品几乎一样,但实际是假冒的“李鬼”;查询另一款止咳保健品的配方表,也发现其实不过是糖果。

  在反复下单、花费不菲的同时,一些所谓的保健品不仅没有功效,反而还会带来健康风险。

  广东某三甲医院住院医师黄小婷(化名)介绍,“抗癌”“降血压”“降血糖”是保健品“洗脑”中老年用户的“三大法宝”;有患者听信直播间推销购买保健品后,擅自停了降压药,“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严重的话会带来脑梗风险”。

  2023年底,北京市海淀警方接群众报警称,通过直播带货购买了宣称具有保健功效的“咖啡”,饮用后出现鼻塞、头痛等不良反应。公安机关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检测鉴定,认定该款“咖啡”含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新型衍生物质成分。

  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法治研究会等机构近日发布的“三品一械”(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直播带货消费调查报告显示,虚假宣传问题舆情数据高达30.5%,食品冒充保健品或药品违规宣传功效等问题比较普遍。

  制造焦虑打“温情牌” 环环相扣进行“洗脑”

  为规避审核和监管,一些企业开始转向更“隐秘的角落”。

  记者了解到,一些知名平台会对进行直播的商家、商品进行资质审核,确保合法合规。不少无良商家由此选择“转战”私域直播,在“小圈子内”对中老年人进行“洗脑”式宣传。

  所谓私域直播,一般是通过建立微信群或私聊发送直播链接,邀请特定人群观看。“针对老年人的私域直播是暴利行业,只要给直播服务商钱就能开播,审核相对宽松。”从事直播行业多年的冯萧(化名)说。

  规避违禁词是另一种手法。直播过程中,一些直播间也针对平台监测总结出相应“对策”。

  冯萧表示,针对能触发平台审核的关键词,直播间也在不断更新违禁词,甚至总结出一套词库,在口播时进行替换或拆分。

  主播“麦琪啦”在直播中提到病症时,便会使用英文或故意拆分病名,如将“尿毒症”说成“那个尿,某毒,某什么症”,用“CA”指代“恶性肿瘤、癌症”等。

  为吸引“客户”、提升黏性,不少保健品直播会“环环相扣”设陷阱。

  第一步是“拉人头”,通过线下引流方式拉人进群;第二步是“给价值”,通过送奖品、发红包等方式“利诱”;第三步是“破防线”,通过制造焦虑、打“温情牌”,让老人心甘情愿在直播间下单。

  一名老人家属告诉记者,老人在线下买海产品时被拉进群,各种“福利”活动让老人患上“网瘾”,感觉有奔头、有获益。“每天看完健康讲堂直播可以领5毛8的红包,群里还有答题活动,答对的前三名可以获得牙膏等奖品。”老人家属表示,讲堂和答题内容都与售卖产品相关,环环相扣进行“洗脑”。

  直播间内,一些主播故意制造健康焦虑,称“不能靠儿女,儿女都是自私的”“要懂得保健,开始保养起来”;同时,嘘寒问暖,早晚发红包。在情感攻势下,老人们的防范意识逐渐瓦解,甚至更相信主播而非子女。

  治理直播乱象 向虚假内容说不

  “到底怎样才能有效打击?”“有什么办法能劝劝老人?”社交媒体上,不少消费者发出感慨。

  事实上,针对保健食品等“三品一械”的广告审查,《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度已有相关规定。

  然而,直播活动中很难区分“商业宣传”与“广告”。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吕来明表示,“三品一械”直播内容是否构成广告,目前在法律上的适用标准并不明确。由于直播内容是动态、实时、海量的,平台也难以事前审查,只能通过技术手段监测或抽测。

  记者从某互联网社交平台了解到,针对“虚假内容”,平台会通过新闻报道、用户举报等渠道收集信息;建立“重点违规类型”的专属审核团队;同时强化账号管理体系,持续治理低质、高危账号。

  在吕来明看来,应对“三品一械”直播内容进行更严格的监管。是否将其视为广告,应以其带来的社会影响为判断依据,特别是头部主播发布内容,应按照广告标准,提高审核准入门槛,将保障公众健康安全放在优先位置上。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宋立志认为,市场监管部门要从非法生产、销售等环节入手,加大对违规生产企业、直播间运营者及主播的处罚力度。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李文凤建议,通过与平台开展技术协作,提升智慧化监管水平,构建多层次执法体系。

  黄小婷表示,公众对于健康知识有巨大需求,但在知识获取上存在一定壁垒,应适应新媒体传播方式加强科普宣传,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消费者在选购保健食品时,也要明确自身需求、咨询专业人士、选择正规渠道。

  有专家指出,沉迷直播间问题背后,也凸显出老人的情感需求。子女和社会应一起为老人在网络世界筑起防线。(记者 舒静 杨淑馨 吴文诩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 赵希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近年来,作为民营经济重镇的福建省泉州市,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可持续支撑,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型,激活民企发展新动能。
26
当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十三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下称“书博会”)在重庆开幕,线上线下汇集精品图书上百万种,其中新书约10万种。本届书博会以“书香中国 阅读之美”为主题,主会场设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同时在重庆市南岸区、大足区设分会场。
26
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25
7月23日,工作人员在贺兰山岩画遗址区内进行2025年度岩画复查(无人机照片)。贺兰山岩画记录了3000至10000年前当地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及多种图案和抽象符号,是反映我国北方先民生活状态的文化符码,为研究贺兰山地区远古时代乃至近现代生态环境和物质条件提供了珍贵资料。
25
7月24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会场,媒体记者拍摄《合乐图》民族乐器复刻展演。
25
7月23日,四川成都火车东站候车大厅客流如织。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
24
7月23日,在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暑期爱心教室,孩子们在志愿者辅导下画画。暑假期间,浙江省嘉兴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启暑期“爱心教室”,课程包括绘画、书法、阅读、手工以及作业辅导等。
24
7月22日至23日,2025年民体杯全国独竹漂比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举行。7月22日至23日,2025年民体杯全国独竹漂比赛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古城举行。
24
7月18日晚,意大利游客阿尔弗雷多·奇米诺(左)和朱利奥·巴尔托利在上海外滩与东方明珠合影。签证便利化政策措施有效带动大批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签证便利化政策措施有效带动大批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
23
7月21日至23日,2025年“火把原乡·清凉布拖”彝族传统火把节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举行。服饰展演、火把狂欢夜、朵洛荷及传统选美、传统民俗竞技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当地彝族群众与嘉宾、游客一起欢度火把节。
2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