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民族把鱼皮穿在身上!“潮”穿搭曾火遍哈尔滨中央大街

2024-11-24 13:16来源: 极光新闻 东北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黑龙江抚远的赫哲族,被称为“鱼皮部落”。当地的鱼皮衣制作技艺已传承上千年。如今,非遗传承人王桂荣仍延续着祖先的习惯,每年秋捕后都会制作鱼皮衣。在她的手中,数十条大马哈鱼的鱼皮被完整剥离,再经历去鳞去脂、风干、反复铡压、装饰图案……耗时2个多月,一件轻便、抗湿、保暖的鱼皮衣就诞生了!

  今年年初

  受到“尔滨”热影响

  不少人来到黑龙江旅游

  感受冰天雪地的年味

  如果你去了哈尔滨中央大街

  一定感受到了赫哲族人的热情

  他们身着鱼皮衣

  在中央大街上唱响《乌苏里船歌》

  火爆全网

  大家纷纷为这独特的鱼皮穿搭点赞

  同时还发出了灵魂拷问

  “这薄薄一层,不冷吗?”

这个民族把鱼皮穿在身上!“潮”穿搭曾火遍哈尔滨中央大街

  神秘的赫哲族历史悠久

  世代居住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的

  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余脉

  是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

  赫哲族人口不足5000人

  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品

  很多都是用鱼皮或桦树皮制作而成

  然而

  拥有上千年历史的鱼皮衣制作技艺

  曾经也一度濒临失传

这个民族把鱼皮穿在身上!“潮”穿搭曾火遍哈尔滨中央大街

  72岁的尤文凤

  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尤文凤的母亲尤翠玉

  曾是赫哲族聚居地

  唯一会制作鱼皮衣的人

  母亲去世后

  尤文凤继承了这门手艺

这个民族把鱼皮穿在身上!“潮”穿搭曾火遍哈尔滨中央大街

  鱼皮衣的制作过程烦琐

  每一步都需要极大的耐心

  尤其是鞣制鱼皮

  特别耗费体力

  尤文凤表示

  每一个来学做鱼皮衣的

  她都不收一分钱

  先让他们学鞣制鱼皮

  如果能坚持下来,再继续教

这个民族把鱼皮穿在身上!“潮”穿搭曾火遍哈尔滨中央大街

  制作一件鱼皮衣主要分四步

  快跟着小编沉浸式当学徒

  一、囤鱼备用

这个民族把鱼皮穿在身上!“潮”穿搭曾火遍哈尔滨中央大街

  冬天,东北室外就是天然大冰箱

  将捕到的鱼放在家门口的雪堆里

  随取随用

  鳇鱼、大马哈鱼、鲤鱼、鲇鱼

  草根、赶条、白鱼、鲢鱼等鱼皮可以缝制衣袍

  怀头、哲罗和狗鱼可以缝制裤子

  细鳞、狗鱼和鳇鱼等可以做靰鞡(wù la)鞋

  (注:靰鞡鞋是东北地区一种防寒鞋)

  二、脱皮晾晒

这个民族把鱼皮穿在身上!“潮”穿搭曾火遍哈尔滨中央大街

  小心脱去鱼皮

  整齐晾到门板上

  等其慢慢阴干

  尤文凤刚接触鱼皮衣

  就是从剥鱼皮开始

  剥的鱼皮不平整、不好看

  都会影响鱼皮衣最后的效果

  三、鞣制去腥

这个民族把鱼皮穿在身上!“潮”穿搭曾火遍哈尔滨中央大街

  很多人一想到鱼皮衣

  第一反应就是会不会有腥味

  用玉米面去腥

  是赫哲族古人传承下来的智慧

这个民族把鱼皮穿在身上!“潮”穿搭曾火遍哈尔滨中央大街

  一层鱼皮一层玉米面

  重复七次后

  再将鱼皮卷起

  放到木铡刀上开铡

  脆硬的鱼皮经过鞣制后

  变得柔软亲肤、没有腥味

  四、缝制成衣

这个民族把鱼皮穿在身上!“潮”穿搭曾火遍哈尔滨中央大街

  一件鱼皮衣服要用

  几十条鱼、上百张鱼皮

  需要充足的耐心、精湛的手艺

  和高级的审美

  经过精心剪裁、缝制

  一件鱼皮衣就做好了

  不仅颜值高

  还防风、保暖、结实耐用

  穿上也不用担心和别人撞衫

这个民族把鱼皮穿在身上!“潮”穿搭曾火遍哈尔滨中央大街

  做完鱼皮衣的鱼怎么办?

  当然是做一桌丰盛的全鱼宴

这个民族把鱼皮穿在身上!“潮”穿搭曾火遍哈尔滨中央大街

  鱼骨也不会浪费

  可以用来做鱼骨画

这个民族把鱼皮穿在身上!“潮”穿搭曾火遍哈尔滨中央大街

  鱼,是赫哲族难忘的生存密码

  如今

  赫哲族人将自然与生活结合

  除了捕鱼、开鱼馆和民宿外

  还通过制作鱼皮衣、鱼皮画、鱼骨挂件等旅游制品

  不仅收入越来越高

  也让赫哲族文化不断传承与发展

  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三农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新华社香港10月1日电题:“站在甲板上,心里特别自豪”——香港市民参观戚继光舰、沂蒙山舰点燃爱国热情 正在执行远海综合实习访问任务的中国海军83舰编队9月30日上午抵达香港特区,从当日起至10月2日组织舰艇开放交流活动。
02
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
02
10月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船舶有序通过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无人机照片)。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三峡枢纽累计通过船舶32018艘次,同比增长4.03%,累计通过量达1.28亿吨,同比增长11.15%;葛洲坝枢纽累计通过船舶33998艘次,同比增长5.2%,累计通过量达1.32亿吨,同比增长11.49%;共保障3330.45万吨民生物资过坝,持续为长江黄金水道效益发挥和沿江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02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01
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
01
9月29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新城道幼儿园举行的“花好月圆 古韵迎中秋”主题活动中,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彩绘灯笼。随着国庆、中秋的临近,各地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
01
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
30
9月29日11时0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号卫星01、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杨熙 摄)  9月2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号卫星01、02星发射升空。
30
时逢北京故宫博物院百年华诞,宁寿宫花园第一、二进院落将于9月30日起向观众开放。宁寿宫花园又称“乾隆花园”,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今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西北隅,是乾隆皇帝为晚年生活构建的理想居所。
30
经过三年多建设,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于9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
2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