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人民不配有冬天?究竟多强的冷空气才能翻过南岭

2024-11-12 17:58来源: 中国天气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俗(并)话(没)说(有),翻过秦岭的冷空气不算强,能翻过南岭的才算真的强。”长途跋涉到达南岭还要“爬山”,究竟多强的冷空气才能翻过南岭?

南岭地区跨越湖南、江西、广西、广东四省区,东西连绵山脉近1400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但我们通常说的南岭特指粤北特别是韶关一带山区。南岭阻挡南北气流的运行,使岭南和岭北的气候有所差异。 影响我国的冷空气都发源于北极地区,之后南下途经西伯利亚。西伯利亚是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如同冷空气的“加油站”。冷空气在此加强堆积、积蓄能量,然后在高空西北气流引导下,最终爆发并不断南下影响我国。但是,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会不断地和暖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使冷空气的温度不断升高,降温能力越来越差,最终失去冷空气的特征。 等赶到岭北地区已经是强弩之末,再被南岭一挡,多数冷空气就此“寿终正寝”。 

那到底多强的冷空气才能翻越南岭,让岭南人民也感受到明显的降温呢? 还记得2016年那场“Boss级”寒潮吗?2016年1月20日至25日,“Boss级”寒潮横扫我国,全国有23站连续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67县(市)日最低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当时,降雪范围抵达了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南界。 当时广东的广州、罗定、台山、中山、深圳、东莞等地都先后观测到降雪。对于上述不少地区来说,这都是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唯一仅有的一次降雪。 

所以,如果想冷空气一击即中,直抵岭南,那只能等全国性寒潮“出手”了。 但“Boss级”寒潮可不是年年有,冷空气想要去广东就得靠“集体作战”,也就是堆积、补充型冷空气。 这种情况更为常见:多股弱冷空气一直未能越过南岭,在南岭北侧逐渐堆积,再有冷空气后援部队补充到达时, 就终于有实力翻越南岭了。 不过嘛,最近冷空气没那么“给力”,两广地区的夏日传奇,还得续写……

岭南人民不配有冬天?究竟多强的冷空气才能翻过南岭

岭南人民不配有冬天?究竟多强的冷空气才能翻过南岭

岭南人民不配有冬天?究竟多强的冷空气才能翻过南岭

岭南人民不配有冬天?究竟多强的冷空气才能翻过南岭

岭南人民不配有冬天?究竟多强的冷空气才能翻过南岭

[责任编辑:季爽]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记者从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获悉,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运船队,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世界级港口群,国际海运量占全球近三分之一,海洋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为全球经贸持续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14
眼下,我国多地持续高温,酷暑热浪催热“清凉经济”。眼下,我国多地持续高温,酷暑热浪催热“清凉经济”。眼下,我国多地持续高温,酷暑热浪催热“清凉经济”。眼下,我国多地持续高温,酷暑热浪催热“清凉经济”。
14
7月13日清晨,雨后的河北省遵化市境内洪山口古长城云蒸霞蔚,古长城、云海、山峦浑然一体,壮美如画(无人机照片)。7月13日清晨,雨后的河北省遵化市境内洪山口古长城云蒸霞蔚,古长城、云海、山峦浑然一体,壮美如画(无人机照片)。
14
7月11日,在位于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的一处物流转运中心,工人分拣快递。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地处赣东北,是“四省通衢”之地,沪昆高速、320国道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地处赣东北,是“四省通衢”之地,沪昆高速、320国道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
13
7月12日,演员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蒙兀室韦苏木奥洛契庄园的油菜花海中表演节目。
13
7月12日,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一家舞蹈培训机构,孩子们在练习舞蹈动作  暑假期间,孩子们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暑期生活,畅享快乐时光。暑假期间,孩子们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暑期生活,畅享快乐时光。
13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12
10日中午12时40分,该基地剖腹诞生了第一头克隆牦牛,体重33.5公斤。这头新出生的克隆牛犊个头比正常新生牛犊较大,全身通黑,能够正常行走,目前身体状况良好。
12
入夏以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7月8日,游客在恩施土家女儿城景区体验民族服饰。
12
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
11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